陈甲秀

作品数:7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数据挖掘小柴胡汤基于数据五苓散《金匮要略》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亚太传统医药》《辽宁中医杂志》《河南中医》《时珍国医国药》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大承气汤主治病证数据分析研究被引量:6
《河南中医》2014年第10期1861-1864,共4页张琦 黄蕊 高燕 陈甲秀 吴均华 闫旭 任玉兰 
四川省科技厅支撑项目(编号:2009SZ0114)
目的:总结古今医家运用大承气汤的选方思路。方法:查阅2010年前出版的医案及临床经验集622种、期刊150余种,收集大承气汤古今医案500例,建立医案信息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加以分析。结果:500例大承气汤医案中,频数居前3位的中医病证...
关键词:大承气汤 数据挖掘 主治病证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五苓散用药规律探微被引量:2
《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第8期1571-1574,共4页蒋萃 张琦 吴均华 高燕 陈甲秀 
四川省科技厅支撑项目(2009SZ0114)
五苓散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一首常用经方,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今1112则五苓散方医案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以期发现古今医家运用五苓散方的用药规律。
关键词:数据挖掘 医案 五苓散 用药规律 
基于2898则古今医案的数据挖掘探讨小柴胡汤病证规律被引量:13
《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第8期2026-2029,共4页徐建虎 陈甲秀 张琦 高燕 吴均华 
四川省科技厅支撑项目(No.2009SZ0114)
通过分析散见于古今医案专著、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小柴胡汤医案2898例,发现小柴胡汤证临床病证规律如下:子午二个时辰定时发作的病变常采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和小柴胡汤四大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关键词:数据挖掘 小柴胡汤 病证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五苓散方病证规律研究被引量:3
《亚太传统医药》2014年第4期10-12,共3页蒋萃 张琦 吴均华 高燕 陈甲秀 
四川省科技厅支撑项目(2009SZ0114)
目的:探讨五苓散方的病证运用规律,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1 112则近现代医案中五苓散的适应证进行归纳总结,提取有效信息。结果:临床上五苓散治疗效果最好的疾病以水肿、泄泻、癃闭多见。结论:五苓散是调节人...
关键词:数据挖掘 五苓散 病症规律 主症 
基于147则医案分析小柴胡汤的“但见一证”被引量:23
《中医杂志》2014年第5期424-426,共3页徐建虎 张琦 陈甲秀 高燕 吴均华 
四川省科技厅支撑项目资助(2009SZ0114)
目的通过分析小柴胡汤医案,探讨"但见一证"的意义。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古今医案专著、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小柴胡汤治疗的医案,进行药名规范和主症规范后建立资料库,运用频数分析方法统计常见主症以及主症独见及二症并见...
关键词:小柴胡汤 但见一证 数据挖掘 
试论吴鞠通对《金匮要略》的发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第3期92-93,共2页吴均华 陈甲秀 
清·吴鞠通先生对仲景条文领悟之深刻,堪称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典范。吴氏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均有发挥。本文试从吴氏对旋覆花类方剂的运用探讨吴氏对《金匮要略》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吴鞠通 悬饮 香附 旋复花 
经方运用二则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1年第2期123-124,共2页陈甲秀 吴均华 
根据"汗血同源"之理,运用经方柏叶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手足心汗出;根据"左肝右肺"之理,运用附子泻心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右胁发热,可获良效。
关键词:“汗血同源” 手足心汗出 柏叶汤 桂枝龙骨牡蛎汤 “左肝右肺” 右胁发热 附子泻心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伤寒论》 张仲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