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病证

作品数:67被引量:33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永臣贾红玲申伟刘思鸿李兵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药导报》《中国社区医师》《山东中医杂志》《中老年保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复溜穴主治病证及配伍规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魏腾腾 邓云鹏 何广帅 朱芷欣 张淑宁 李星桥 杨旭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1590955);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9ZY2070);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7ZY2023)。
目的通过对复溜穴相关古代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探析其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为检索范围,搜索关键词“复溜”“复留”“伏白”“昌阳”,据纳排标准筛选提取相关条文,以纳入条文、病证类别、单穴主治、配伍主治、腧穴配...
关键词:复溜穴 中医古代文献 针灸 临床应用规律 
川芎茶调散中薄荷之阐微
《中医研究》2025年第1期16-19,共4页胡文侠 张业 赵欣纪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232102310459);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2ZY1168);第二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中医学学科建设项目(STG-ZYX04-202138)。
川芎茶调散是治疗头痛的经典方剂,在该方众多辛温解表药中,薄荷作为为数不多的辛凉药,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薄荷辛凉,散邪上行,清利头目,不仅可以制约方中辛温燥烈之药,还顺应了风邪易伤阴化燥的特点;其性升浮,入手太阴肺经,可通过宣发肺...
关键词:薄荷 川芎茶调散 君药 配伍 功效 主治病证 治疗方法 剂型 
浅谈泻黄散的主治病证及配伍
《中医药通报》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林培楷 苑述刚 
根据《小儿药证直诀》原文,援引、对比其他医家对于“伏火”的理论论述,参考临床案例,阐释泻黄散证“脾胃伏火”、脾胃气机失司、津液亏少、痰饮水湿等病机特点,比较中医“伏火”“郁火”“阴火”的异同,探讨泻黄散的主治病证和配伍意义。
关键词:泻黄散 伏火 火郁发之 方剂 配伍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浅析及应用被引量:2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10期16-18,共3页吕艳 赵海滨 
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京中医科字〔2021〕169号)。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类方,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中医主治病证,历代医家颇有争议。该文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本方主治病证的争议点,得...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 小柴胡汤类方 主治病证 核心病机 异病同治 
含代赭石方剂主治病证的用药规律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年第5期31-36,47,共7页钟宇汝 朱虹春 和明扬 文思棋 陈婧 钟森 
四川省2021年度中医药科研专项重大、难治性疾病临床循证评价项目(2021ZD04);四川省中医药健康产品创新团队(2022C01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代赭石的方剂进行分析,为指导代赭石临床用药提供新参鉴。方法 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代赭石的方剂,按时期和主治疾病进行对应分析、加权秩和比综合评价和关联分析,分析代赭...
关键词:代赭石 《中医方剂大辞典》 秩和比 对应分析 关联分析 
古代医家运用富碘药对“昆布-海藻”主治病证考究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年第7期1298-1304,共7页陈佳 刘珂 张伟 赵林华 
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项目(ZYYCXTD-D-20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430097)。
昆布、海藻中含碘量较高,是现代临床运用治疗甲状腺疾病、乳腺类疾病、结节类疾病的常用药对。历代医家运用此药对经验丰富,在不同朝代各有特点,所运用的疾病、剂型也有很大的变化。作者通过整理古籍文献中含有“昆布-海藻”的复方,进...
关键词:海藻 昆布 古籍文献 瘿病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病证及用药规律被引量:2
《中医临床研究》2023年第16期36-47,共12页尹佳慧 邓枭 龚荣鹏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程国彭撰写的《医学心悟》,整方由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八味药物组成,功善化痰息风、健脾祛湿。本研究对近20年间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医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该方提供新...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 现代文献 医案 主治病证 用药规律 
“发蒙针法”治疗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概况被引量: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年第10期55-57,共3页杨月 王祖红 李丽 李枣 肖潇 袁自水 
云南省科技厅—云南中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8FF001(-058)]。
“发蒙针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是用于治疗耳无所闻、目无所见的一种针法。文章通过探讨“发蒙针法”的原文内涵,总结其针刺要点及适应病症,并结合现代医家观点及针刺禁忌,继承和发扬《黄帝内经》传统针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及理论...
关键词:发蒙针法 黄帝内经 针刺要点 主治病证 针刺适应症 针刺禁忌症 作用机理 
泽漆汤症证病机方药探析被引量:4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陈颖娟 陈晓 李海峰 胥孜杭 邹纯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229);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ZR1458500);上海市静安区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JA2020-Z006)。
通过对古今文献梳理,探析泽漆汤症证病机方药。泽漆汤证的主要症状包括已发热或未发热、咳嗽上气、胸胁隐痛、胸中有水气、脉沉等;病机由浅入深可概括为邪气犯肺、肺失宣肃→邪郁化热、痰挟瘀血→肺脾气虚、水饮内停,三者亦可兼容并见,...
关键词:泽漆汤 厚朴麻黄汤 经典名方 《金匮要略》 胸腔积液 病机 主治病证 
基于历史文献考证温胆汤的主治病证规律被引量:6
《中国医药导报》2022年第28期111-114,共4页林元媛 孟庆鸿 王晋邦 付筱童 贺缤嫣 宋月晗 王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4427)。
温胆汤为经典名方,一直备受医家重视。本文对该方在历史文献中的药物组成、剂型、方义、医案等内容进行梳理,探讨其主治病证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温胆汤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初为治疗胆虚寒、痰饮内生所引起的不寐,至宋朝,陈无择于原方加...
关键词:温胆汤 经典名方 历史文献 主治病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