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恺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手机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个性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新闻与写作》《青年记者》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手机报≠手机新闻 手机报发展热潮中的冷思考被引量:2
《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8期11-12,共2页马正恺 
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手机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不管是学界抑或是实务界,众人同声看好。然则,事实真是如此吗?在一片赞颂声中,笔者却认为,手机报属于“过渡”模式。
关键词:手机报 冷思考 手机用户 
手机报:是过渡而不是终点被引量:2
《新闻记者》2010年第6期36-38,共3页马正恺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子出版物形式,手机报具有纸质报纸的优点,如携带方便、阅读自由、权威性、准确性、可靠性等,又具备网络媒体及时、互动的优势,同时还具有手机媒体的贴身性、方便性、人际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使其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
关键词:手机报 网络媒体 手机媒体 出版物 可靠性 方便性 个性化 人际化 
现代资本主义与文化帝国的因果联系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09年第1期158-165,260,271,共11页马正恺 
世界文化趋同并非如约翰·汤林森所认为是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正面结果,而更应是现代资本主义下,个人精神贫弱所导致的积弊,加上经济强势国家有效整合媒体资源进行文化殖民所致。本文试图从现代资本主义的竞争特质,分析其与文化帝国间的因...
关键词:精神贫弱 文化帝国 汤林森 
公共关系:符号与利益的交换被引量:1
《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9期74-78,96,共6页马正恺 
公共关系学者格鲁尼格夫妇主张的"对话"范式不应是公共关系日后的研究中心,公共关系的本质实乃符号与利益的交换。本文引入权力与利益要素,从批判学派视角分析公共关系的实质,并进一步从符号角度分析公关危机的原理,从而建议重新以情感...
关键词:对话 符号换取利益 权力与利益 符号挫败 
传媒大鳄的传声筒
《网络传播》2008年第6期88-89,共2页陈力丹 马正恺 
“从宏观角度看来,本书对象——20家国际知名传媒企业——已经将触角伸入全球,构建成跨越地理局限的媒介帝国。它们这么做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本国受众数量上的萎缩而不得不然,然而,它们全球化扩大市场的努力,却也在不知不觉之间...
关键词:传媒企业 宏观角度 扩大市场 文化侵略 本土文化  全球化 媒介 
传播技巧的极限--以台湾民进党选举窘况为例
《青年记者》2008年第7期75-76,共2页马正恺 
2005年以来台湾民进党在选举中一败再败,马英九领导的泛蓝阵营拿下13席县市长席位,泛绿阵营总共只拿下10席;同年的县市“议员”选举,泛蓝阵营共拿下440席,而泛绿阵营只拿下203席。2008年初的“立法委员”选举,泛蓝阵营轻松攻下83...
关键词:民进党 选举 传播技巧 台湾地区 极限 泛蓝阵营 泛绿阵营 立法委员 
期待记者职业化被引量:2
《青年记者》2007年第21期33-34,共2页陈力丹 马正恺 周俊 
陈力丹:11月8日,我国的又一个记者节来临了,我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记者节,那时是9月1日。1943年的记者节,陆定一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华日报》则发表了社论《记者节谈记者作风》。那时...
关键词:记者节 职业化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期待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日报》 《新华日报》 记者作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