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渝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曹七巧《金锁记》《纪念》爱情小说人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界(理论版)》《青年作家(中外文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穿透时光,品读诗歌与人生——浅论孙静轩和他的诗歌
《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7期177-178,共2页刘子渝 
孙静轩是中国诗坛上险遭时代洪流埋没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让人称赞的艺术价值,在五十年代的黄金创作时期和后来的八十年代都引起一定的轰动,诗人一生历经坎坷,人生的断裂也造就了其诗歌的断裂,本文将诗人的人生和诗歌融为一炉,隔着时光...
关键词:孙静轩 诗歌 人生 “海洋诗人” “中国诗怪” 
两个女人的“爱情骨灰”——试论小说人物曼倩与曹七巧的爱情被引量:1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年第5期11-12,共2页刘子渝 
钱钟书的短篇爱情小说《纪念》和张爱玲的《金锁记》里面都有对爱情特别的阐释。在小说中,两位作家对于爱情结构的筑造采用了经典的"叔嫂式",对女主人公爱情的经营进行了笔墨深邃的刻画,也道出了作家对于爱情的犀利看法。本文将着眼于...
关键词:《纪念》 《金锁记》 曼倩 曹七巧 爱情骨灰 
论诗歌语言的审美向度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年第3期15-16,共2页刘子渝 
诗歌语言是诗美的外在表现,古代诗人追求凝练而空灵的语言风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然而诗歌语言在白话文运动之后逐步向散文化、口语化发展,诗形无范,诗语散漫,很大程度上淡化了诗意。本文意在从现当代新诗的语言走向入手,结合古今中外诗...
关键词:诗歌语言 审美向度 散文化 口语化 诗意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