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铭

作品数:12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锅炉流化床磨损埋管热电偶更多>>
发文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航空学报》《化工机械》《高压电器》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壳管式换热器启动过程中管壳间温差数值计算和应力分析
《化工机械》2004年第3期134-138,共5页何奇善 黄清 蔡宏 周玉铭 
以中原乙烯运行的由CTIP公司提供的壳管式换热器为例 ,建立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 ,进行数值求解 ,计算出启动过程中各个时刻的管壳间温差 ,并分析对此温差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对炉管进行启动过程应力分析 ,并提出减轻造成炉管失效的附加应...
关键词:壳管式换热器 启动过程 管壳间温差 数值计算 应力分析 
复杂通道内流体压降与流量分配特性研究被引量: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49-52,共4页周玉铭 何奇善 张军 
以中原乙烯公司运行的由意大利CTIP公司提供的换热器水进口复杂通道为例,对多通道、多分支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用数值求解得出流动分布情况.进一步用数值方法求出两平行平板间流体绕流圆柱形障碍物时沿圆柱周向的速...
关键词:复杂通道 压降 流量分配 换热器 流动分布 数值方法 压力分布 流动传热 
几种进口燃烧机高压点火装置的比较被引量:2
《高压电器》2001年第2期36-40,共5页张晓鹏 胡红利 周玉铭 
本文介绍了高压点火原理以及电子点火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提供了几种典型电子点火器的详细参数 ,通过对几种进口燃烧机电子点火器的分析比较 ,得出了不同燃料燃烧器电极布置的方案以及不同放电位置的优劣。这对目前我国国产燃烧机...
关键词:燃烧机 电极 高压点火装置 锅炉 
中低压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计算中的多解问题被引量:3
《动力工程》1998年第5期36-39,共4页朱建宁  周玉铭  张晓鹏  朱文华 王妍芃 
通过分析证实:采用现行的水动力分析方法分析中低压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动力特性时会遇到数学上解不唯一问题,对如何确定实际运行状态下的水动力特性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自然循环锅炉 水动力计算 锅炉 
流化床埋管的冷态冲击磨损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1998年第3期9-14,共6页祝京旭 周玉铭 
本文讨论了自由降落法对黄铜、不锈钢、碳钢等11种不同材料试样的冷态冲击磨损实验研究结果。颗粒对试样的冲击速度控制在2.2m/s至5.0m/s的范围内,大致与实际流化床内固体颗粒对埋管的冲击速度相当。根据实验数据,对试样磨损率与颗粒的...
关键词:流化床 埋管 磨损 冲击磨损 
流化床埋管的冷态冲击磨损实验研究被引量: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第10期42-47,54,共7页周玉铭 祝京旭 
讨论了自由降落法对黄铜、碳钢、不锈钢等11种材料试样的冷态冲击磨损实验结果,颗粒对试样冲击速度控制在2.2~5.0m/s范围内,大致与实际流化床内固体颗粒对埋管的冲击速度相当,并对试样磨损率与颗粒冲击速度、角度、球形...
关键词:磨损 流态化炉 强度 流化床 埋管 锅炉 
流化床内水平埋管的三维冷态磨损实验研究(续完)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1994年第5期1-6,共6页祝景旭 周玉铭 
3.4 管子磨损率的空间分布如前所述,管子的磨损率沿周向和轴向都是不均匀的。对于管子破裂有实际影响意义的应该是最大的局部磨损率而不是平均磨损率。因此,了解磨损率在空间的分布形式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对黄铜管和铝合金管分别进行了...
关键词:流化床 管道 三维冷态磨损 
流化床内水平埋管的三维冷态磨损实验研究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1994年第4期14-20,共7页祝景旭 周玉铭 
本文介绍了在横截面为203mm×216mm的三维冷态模型中进行的水平理管磨损实验研究。管子的磨损率通过对金属圆环或圆环段试样的精密称重测得。实验结果发现在节涌和鼓泡状流态化范围内,水平埋管的磨损率随气体的表观速度、固体颗粒的尺...
关键词:流化床 埋管 磨损 锅炉 
自补偿平衡式双热偶高温气流温度测量被引量:1
《动力工程》1993年第4期37-41,共5页周玉铭 朱建宁 王妍芃 张晓鹏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补偿平衡式双热偶高温气流温度测量方法.该法可以克服以往各种常用高温气流温度测量方法的弊端,有效地直接测出气流的温度,且测量的精度很高.为能源、动力、航空航天及化工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热电偶 高温气体 锅炉 温度测量 
双热偶加热补偿式高温气流温度测量方法被引量:1
《航空学报》1993年第6期B303-B305,共3页朱建宁 周玉铭 王妍芃 张晓鹏 
提出了一种双热偶加热补偿式高温气流温度的测量方法,可以克服以往各种常用方法的弊端,有效地直接测出气流的温度,且测量的精度很高,为航空航天、能源动力及化学工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测试手段。
关键词:温度测量 热电偶 高温气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