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昱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明清性别文化兴盛因缘宗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学术》《中国戏剧》《写作》《戏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楚有维刚 幸甚至哉
《中国戏剧》2021年第10期14-16,共3页唐昱 
"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兴许是冥冥中注定,2021年5月,浴火重生的江城武汉绽开一朵新梅,只是此梅非李太白诗中之梅,乃是中国戏剧园林之梅,为江城武汉摘下这朵梅花的便是楚剧青年演员余维刚。5月,他带着楚剧《万里茶道》来到...
关键词:中国戏剧梅花奖 江城武汉 李太白 楚剧 落梅花 黄鹤楼 万里茶道 浴火重生 
元杂剧宗教人物研究被引量:2
《长江学术》2008年第4期127-127,共1页唐昱 
在元杂剧众多艺术形象中,宗教人物形象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类别,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体现着中国古代丰富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审美文化。
关键词:宗教文化 元杂剧 人物研究 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 艺术魅力 审美文化 
是真名士自风流——析“忆语体”散文《浮生六记》
《写作》2007年第5期21-23,共3页唐昱 
“忆语体”散文,是指明末清初直至民国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悼亡散文。“忆语体”散文滥觞于明末清初的《影梅庵忆语》。《忆语》系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为其亡妾、曾是秦淮名妓的董小宛所作的哀悼文章,由于该文作者和传主的特...
关键词:“忆语体”散文 《浮生六记》 《影梅庵忆语》 民国时期 风流 名士 明末清初 悼亡散文 
明清“易性乔装”剧与性别文化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07年第3期213-223,共11页唐昱 
中国戏曲与性别文化是颇有渊源的。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起源于远古的巫术仪式。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巫觋在巫术表演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性别主题也在巫觋的"表演"
关键词:性别文化 戏曲起源 《宋元戏曲考》 中国戏曲 女扮男装 戏曲创作 戏曲研究 雌木兰 性别问题 男扮女 
明清“易性乔装”剧兴盛之因缘被引量:6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40-47,共8页唐昱 
“易性乔装”剧在明清的大量涌现,决不是一个偶然和孤立的现象。在其繁荣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动因,传统的性别文化和性别美学对于“易性乔装”剧的兴盛有重大意义。就历史层面而言,“易性乔装”剧的繁荣自有其源头活水,即“易...
关键词:“易性乔装”剧 性别文化 性别美学 
明清女剧作家的“木兰”情结被引量:4
《戏曲艺术》2004年第2期16-21,共6页唐昱 
明清女性剧作家的作品虽然不是明清文学中的“主流” ,但是随着女性作品经典化的世界性趋势 ,我们有必要重新阅读和阐释女性剧作家的剧本。明清女剧作家的作品现存的不多 ,但是极富特色 ,她们笔下木兰式的人物曲折地反映了她们心中的“...
关键词:明朝 清朝 女剧作家 剧本 木兰情结 人物塑造 人生境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