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军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神经损伤下齿槽神经稳定性颏神经FORT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沈阳部队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Le Fort I型截骨术相关骨性解剖标志的多层CT测量研究被引量:2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第8期485-486,共2页华泽权 孙连军 邹明宇 李树华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资助(001036)
目的:应用多层CT影像测量上颌与LeFortI型截骨手术相关骨性解剖标志,为避免损伤腭降动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60例正常成人上颌多层CT扫描图像,应用efilm1.94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结果:颧牙槽嵴至翼腭管的距离平均为26mm;翼突的宽度平均为1...
关键词:上颌解剖 LE FORT I型截骨 多层CT 
下颌前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稳定性及颏神经功能研究被引量:2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年第3期230-231,共2页华泽权 刘妍琼 孙连军 宋九余 于华 董纪军 
关键词:下颌前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 颏神经 功能研究 长期稳定性 固定方法 感觉状态 软组织 
Le FortⅠ型截骨后眶下神经损伤和恢复的研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年第5期340-341,共2页华泽权 刘妍琼 孙连军 姜乃明 宋九余 陈志洪 
目的 探讨LeForⅠ型截骨后眶下神经 (inferorbitalnerve,ION)暂时和永久性损伤的发生率和感觉恢复的时间。方法 随机选择 30例LeFortⅠ型截骨的病例 ,采用针刺检测、两点分辨觉法和直流感应电测仪测定ION分布区域感觉和恢复时间。结果...
关键词:截骨 眶下神经 神经损伤 暂时性 感觉障碍 恢复 发生率 分布区域 
颞下咽旁区及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分析被引量:1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第11期677-678,共2页华泽权 刘妍琼 孙连军 李树华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资助 (0 0 1 0 36)
目的 :探讨咽旁颞下区及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 总结 5 8例咽旁颞下区及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径路及优缺点、适用范围。结果 :颞下咽旁区及颅底肿瘤 5 8例中 ,良性肿瘤 3 7例 ,恶性肿瘤 2 1例。 5 8例中采用侧方手术入路 5 1例 ,前...
关键词:咽旁颞下区 颅底肿瘤 手术入路 
下颌骨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华泽权 刘妍琼 孙连军 
目的 探讨下颌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临床检查和血管造影确定畸形血管的血液供应 ,备术中结扎。采用颌下常规切口或口内升支前缘切口 ,暴露畸形血管的范围决定结扎血管的数量。去除颊侧骨皮质 ,刮除病变血管组织 ,如有松...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 下颌骨 手术治疗 
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下齿槽神经损伤的随访观察
《沈阳部队医药》2002年第6期460-461,共2页华泽权 宋九余 刘妍琼 孙连军 姜乃明 陈志洪 
为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下齿槽神经(IAN)暂时和永久性损伤的发生率和感觉恢复的时间,选择14例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的病例,在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针刺检测、两点分辨、直流感应电测法,确定 ...
关键词:升支矢状截骨 神经损伤 下齿槽神经 IAN BSSO 
下颌前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稳定性及颏神经功能研究
《沈阳部队医药》2002年第5期373-375,共3页华泽权 宋九余 陈志洪 刘妍琼 孙连军 
为了探讨颏前伸成形手术技术,研究颏部位置、形态和稳定性及颏部感觉变化,选择颏前伸颏成形术的14例成人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平均12个月,术前、术后拍摄颅颌侧位 X 线片,计算机辅助测量,确定术后颏部软硬组织位置、外形变化,检测和询问神...
关键词:下颌截骨颏成形术 稳定性 感觉障碍 颏神经功能 手术方法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截骨下齿槽神经损伤和感觉恢复被引量:4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年第5期291-293,共3页华泽权 宋九余 刘妍琼 姜乃明 孙连军 陈志洪 
目的 应用主观和客观测试神经感觉功能恢复的方法 ,检测双侧下颌升支矢状截骨(bilateralsagittalsplitosteotomy ,BSSO)后下齿槽神经 (inferioralveolarnerve ,IAN)暂时和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和感觉恢复的时间。方法 选择 14例双...
关键词:升支矢状截骨 神经损伤 恢复 BSSO 下齿槽神经 IAN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