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珍炎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煤矿新元古代化石矿井地质地面沉降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杂志》《中国地质》《科技资讯》《中国地质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宿县、临涣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被引量:2
《科技资讯》2009年第6期78-79,共2页陈富勇 吴基文 范景坤 宋珍炎 
宿县、临涣矿区是淮北煤田的主要产煤地带。自石炭二叠纪煤系形成以来,该区经受了多期构造活动,形成了一套矿区特有的构造组合。
关键词:构造特征 板块运动 宿临矿区 
我校地质工程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5
《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第3期51-54,57,共5页姚多喜 严家平 刘盛东 成春奇 宋珍炎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5205)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地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和社会需求现状与预测分析,提出了本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发展的基本思路,并从3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地质工程 学科专业 发展战略 
安徽巢湖惊现志留纪鱼化石
《自然杂志》2005年第3期155-155,共1页宋珍炎 
关键词:安徽巢湖 志留纪 鱼化石 泥盆纪 脊椎动物 地质历史 海相沉积 奥陶纪 鱼类 海洋 地球 
安徽淮南新元古代原始三叶虫(?)化石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自然杂志》2004年第3期183-184,共2页宋珍炎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2001kj206)
关键词:安徽淮南 新元古代 原始三叶虫(?) 
中国淮南新元古代掘迹化石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50-51,54,共3页宋珍炎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kj206)
距今543Ma前的寒武纪,地球上发生无脊椎动物大爆发,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在其更早的地层中,应能见到其相应的祖先或其活动痕迹。中国淮南新元代地层中发现的掘迹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掘迹化石,其时限为距今700Ma。阐述了该掘迹...
关键词:中国 淮南 新元古代 掘迹化石 造迹动物 地质时代 
垞城煤矿叠加褶皱初探
《徐煤科技》1997年第4期20-22,共3页宋珍炎 刘加栋 苏士厂 吴荣利 
从探究垞城地质构造规律出发,阐述了矿井二期叠加褶皱构造及其对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差异性的控制作用,并讨论了叠加褶皱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叠加褶皱 地质构造 时间分析 煤矿 矿井地质 
煤层层滑及其伴生构造的成因探讨被引量:1
《江西煤炭科技》1997年第3期31-33,共3页宋珍炎 李宗海 
矿井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因素,研究其规律性一直是矿井地质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作者对矿井生产中所揭露的大量小构造进行筛选,应用力学分析方法,提出了其中一些小构造是与煤层层滑相伴生,探讨了其形成机理,并阐述了其构...
关键词:煤层层滑剪应力 伴生构造 煤矿 矿井地质 
临涣矿地面沉降与环境保护
《煤矿环境保护》1996年第1期33-35,共3页宋珍炎 
本文从研究临涣矿采矿活动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出发,分析了地面沉降的原因,阐述其危害,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其环保措施。
关键词:地面沉降 环境保护 矿山开采 临涣煤矿 
徐淮地区地面沉降简析
《中国地质》1996年第1期24-24,33,共2页宋珍炎 
徐(州)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煤炭产地。这一地区长期出现环境问题——地面沉降,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地质环境概述 该区属黄淮平原的南缘,地表平坦,地面标高+30m左右,石碳二迭纪煤系之上覆盖着产状近水平、厚约200m的新生界松散层。
关键词:地面沉降 徐淮地区 环境地质 
顺煤巷道中断层构造等值线图的编制
《江西煤炭科技》1995年第2期8-10,共3页宋珍炎 
断层是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之一,研究断层构造,指导矿井生产,一直是矿井地质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服务煤矿生产的实际出发,剖析地层断距与水平断距、争错、落差间的关系,以及上、下盘断煤交线间的内在联系,阐述断层构...
关键词:煤矿 巷道 断层构造 等值线图 编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