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邦本

作品数:52被引量:1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蜀早期文明大禹上古水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知识》《四川文物》《宝鸡社会科学》《中原文化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周外服封建体系整合论析
《社会科学研究》2024年第6期174-182,共9页孟浩 彭邦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先秦君主政体演进研究”(LSYZD21007)。
西周时代的众多外服邦国可以用三种二分法进行分类,而新建之国与古国之间存在着外服邦国中的主要矛盾。外服封建体系整合的主要步骤有三:首先,周人在王室主导下初步确立某一地区的统治秩序,消灭敌对古国,拉拢部分重要古国;其次,周王在...
关键词:西周 封建体系整合 分封 新建之国 古国 
成都市商业街船棺与古蜀水文化
《天府新论》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彭邦本 
船棺葬是人类的一种古老习俗,是先民以独木舟形棺木为葬具的墓葬方式。此俗自先秦以来见于我国南方湖湘、两广、云贵和浙、闽、赣等地,尤以东周时期长江上游巴蜀地区流行的船棺葬引人注目。考古发现的巴蜀地区船棺葬遗存,主要有重庆市...
关键词:船棺葬 冬笋坝 古蜀 二重证据法 宝轮 巴蜀地区 青白江 东周时期 
论常璩对杜宇信仰的解读——兼论其与“大一统”理论的关联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220-227,共8页苏逾辉 彭邦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先秦君主政体演进研究”(LSYZD21007),项目负责人:彭邦本。
巴蜀民间历史上盛行杜宇信仰,自东汉起即有文字记录。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整合前代文献,重新解读产生于巴蜀的杜宇传说,以崇正祀、黜淫祀为宗旨,以“大一统”文化传统改造民间杜宇信仰,其解读可以视为大、小文化传统融汇的产物。通过...
关键词:《华阳国志》 民间信仰 “大一统” 文化传统 
百年文翁研究述论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74-88,共15页李钊 彭邦本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汉唐周边经营策略及经验教训”(项目编号:19XGJ003)。
西汉景、武之际的蜀守文翁,是我国古代著名循吏,其兴学化蜀、勤政爱民的史绩,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巴蜀历史和中华文明有卓越的创造性贡献。本文从文翁生平、文翁政绩、文翁兴学与古代教育、文翁化蜀与巴蜀文化以及文翁资料整理与研究等五...
关键词:文翁生平 文翁化蜀 文翁研究 四川历史名人 
区域统一的构建:再论战国时期秦对蜀的治理
《中华文化论坛》2023年第3期147-157,191,192,共13页彭邦本 汤新钊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先秦君主政体演进研究”(项目批准号:LSYZD21007)阶段性成果。
战国中期秦并蜀后,对蜀近百年的统治,不仅为秦国的争霸与统一战争营造了重要的战略后勤基地,也让蜀地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秦的先进制度、技术、文化传入了蜀地,促进了蜀的社会转型,有效地维护了秦、蜀的区域统一。但秦并蜀之初的封蜀...
关键词:蜀守 蜀侯 蜀民 治蜀 制度 
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中郑国权贵女性涉政问题探析
《中州学刊》2023年第4期131-134,共4页彭邦本 韩昊坤 
《郑武夫人规孺子》中武姜涉政现象集中在:告以先君事迹、教诲郑孺子并要求他让政于大夫三年。武姜涉政,以对新君一系列的要求为主要内容,起到促进新君与旧臣相洽的效果。武姜履行礼制规范并取得成效,展现了礼制和稳定政治之间互相促进...
关键词:郑武夫人 荆宠 涉政现象 家内职责 
秦蜀守李冰考——兼谈历史名人文化价值的当代转换被引量:2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52-62,共11页李钊 彭邦本 龚珍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汉唐周边经营策略及经验教训”(19XGJ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世界文化、自然与灌溉工程三项遗产的获得者,都江堰水利工程虽历经两千多年却依然发挥着高效功能,这在世界水利工程中是绝无仅有的。领导设计、主持修建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是否就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围绕这一问题,尚有诸多问题...
关键词:李冰 治水史迹 历史功绩 李冰文化价值 创新转化 
早期文明时代形成标志的再认识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彭邦本 
中国历史研究院《(新编)中国通史》专项研究“早期文明标志与五帝时期君主世袭制研究”。
长期以来,学界对文明形成标志的认识分歧很大,进而影响到对中国早期文明进程的认识和判别。文明作为整体范畴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诸层面,其最鲜明、最能代表文明本质的标志存在于制度层面。基于中国和人类早期文明的主流模式,早期文明...
关键词:早期文明 标志 君主世袭制 
彭邦本:地方公学第一人——文翁
《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230-238,共9页《巴蜀史志》编辑部 彭邦本 
“公学始祖兴教化,汉代循吏第一人。”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彭邦本对文翁的这个评价,极其精准,十数余字,概括出文翁对蜀地教育事业的巨大作用。因群山环绕,远离中原纷争,古蜀文明相对独立且自成体系。但是秦灭巴蜀,导致...
关键词:古蜀文明 文翁 文化教育水平 公学 先秦史研究 蜀地 汉景帝 古文字 
汉代循吏第一人——文翁被引量:1
《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239-244,共6页彭邦本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长、最为强盛的统一王朝之一,其中尤以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堪称一代盛世,政制多有建树、创新,经济、文化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汉代也是巴蜀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全方位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人才辈出,创造了许多引...
关键词:统一王朝 文翁 景武 全方位发展 延续时间 汉景帝 循吏 巴蜀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