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罡

作品数:3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BT防效红树林毒力天敌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自然科学进展》《昆虫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用mtDNA COⅡ基因序列确定我国北部湾红树植物白骨壤虫灾虫源被引量:8
《自然科学进展》2008年第12期1380-1385,共6页昝启杰 任竹梅 李后魂 李罡 王勇军 王莉 钟扬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3CB715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570109);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批准号:2005DKA21403)资助项目
从我国近年来遭受特大虫灾的北部湾沿海红树植物白骨壤上采集害虫标本,测定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序列,并与采自深圳湾白骨壤上的害虫标本以及相关类群的COⅡ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来自北部湾与深圳湾...
关键词:红树林 白骨壤 瘤斑螟属 细斑螟属 COII基因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海榄雌瘤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Bt对其幼虫的毒力和防效被引量:28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李罡 昝启杰 赵淑玲 肖宇宙 王勇军 徐华林 彭辉银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资助项目(2004B-111)~~
海榄雌瘤斑螟(Acrobasis sp.)是危害马鞭草科澳洲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 var.austrasica)的主要害虫.在深圳红树林一年发生6—7代,每个世代25—32d,其中幼虫历期13—16d,蛹5~6d,成虫7~10d,卵3—5d.幼虫剥食海榄雌的叶...
关键词:海榄雌瘤斑螟 BT 毒力 防治效果 红树林 天敌 
刚果红对棉铃虫中肠围食膜的影响及其病毒增效作用被引量:9
《昆虫学报》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张小霞 梁振普 彭辉银 张忠信 汤显春 李罡 赵淑玲 肖宇宙 张万菊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_SW_315)
通过观察棉铃虫幼虫正常围食膜(peritrophicmembrane,PM)的形态、结构和组成,研究了刚果红对棉铃虫幼虫围食膜的破坏作用及其对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棉铃虫的围食膜分布于整个中肠,包裹着食物呈液囊状,类似...
关键词:棉铃虫 刚果红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 病毒增效作用 中肠 围食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