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章留

作品数:20被引量:64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保护性耕作生物炭土壤有机碳农田土壤残膜回收机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气象与环境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我国土壤碳循环酶活性影响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7
《中国农业科学》2021年第9期1913-1925,共13页马立晓 李婧 邹智超 蔡岸冬 张爱平 李贵春 杜章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305)。
【目的】探讨免耕和秸秆还田措施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循环酶活性的影响,为有机物质转化和土壤健康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搜集,获得了目标文献56篇,建立了翻耕清茬(CT,507组)、翻耕+秸秆还田(SR,305组)、免耕(NT,291组)和免耕...
关键词:免耕 秸秆还田 碳循环酶 转化酶 荟萃分析 增强回归树 
采样深度和计算方法影响保护性耕作土壤碳氮储量的评估结果被引量:5
《中国农业气象》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高奇奇 张玮 马立晓 任图生 张爱平 李贵春 胡正江 杜章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305)。
为探讨不同年限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和累积特征,了解采样深度和计算方法对SOC和TN储量评估结果的影响,基于山东桓台(5a)和河北栾城(17a)耕作定位试验,设置翻耕(CT)、旋耕(RT)和免耕(NT)三个处理(秸...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固定深度法 等效重量法 
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38
《生态学报》2020年第19期6991-6999,共9页任荣秀 杜章留 孙义亨 宋学姝 陆森 
中国林科院院基金(CAFYBB2017QC001,CAFYBB2019GC001⁃1)。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土壤团聚性及有机碳分布,进而改变土壤碳循环过程。对太行山南部50年刺槐人工林(R50)、17年刺槐人工林(R17)、自然恢复林(NR)和农田(CL)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层土壤(0—20 cm)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湿筛法对土壤团聚...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贡献率 
优化施氮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宁夏灌区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农业气象》2019年第5期327-336,共10页高悦 张爱平 杜章留 刘汝亮 洪瑜 胡世民 杨正礼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601834)
以水稻品种宁粳43号为材料,在宁夏灌区就施用氮肥和添加生物炭进行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不施氮(N0,0kg·hm^(-2))、优化施氮(N1,240kg·hm^(-2))和常规施氮(N2,300kg·hm^(-2))3个氮肥水平以及4个生物炭水平(C0,0kg·hm^(-2);C1,4500kg·hm...
关键词:氮肥减量 生物炭 土壤条件 水稻根系 水稻产量 
生物炭的10年土壤培肥效应被引量:26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年第6期16-22,共7页史思伟 娄翼来 杜章留 王芊 韩硕 张庆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439);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SRF201715)
大量短期的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碳固定,提升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然而关于生物炭的长期土壤肥力效应尚不明确。为此,依托持续10年的生物炭的田间定位试验[4个处理:对照(CK)、生物炭4. 5 t·hm-2·年-1(B4....
关键词:生物炭 土壤肥力 长期试验 
广西喀斯特移民迁入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18年第9期2890-2896,共7页仝金辉 胡业翠 杜章留 左玉强 李昱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40)资助~~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碳、氮循环的重要因素,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本研究基于固定深度法(FD)和等效质量法ESM),从森林开垦和退耕还林还草两个角度探讨喀斯特移民迁入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储量的影响.结...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 移民迁入区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全氮 
新型农药助剂在大蒜及土壤中的残留被引量:3
《热带农业科学》2016年第7期87-92,共6页潘波 杜章留 张庆忠 李正 刘迎 姜蕾 林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2BAD15B02-4);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No.2015SF35)
为研究新型助剂醇醚磷酸酯型助剂在环境中的残留降解性,通过对大蒜施用新型农药助剂和传统助剂配制农药进行应用试验,采用硫氰酸钴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了采收后大蒜及其种植土壤中的乙氧基型表面活性剂和降解产物壬基酚的残留量。结...
关键词:新型农药助剂 传统助剂 壬基酚 残留量 大蒜 土壤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年第3期95-101,共7页赵建坤 李江舟 杜章留 王一丁 张庆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439)资助
生物炭比重、表面结构及孔隙状况等特征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结构、水力特征和热性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全面地总结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表层...
关键词:生物炭 土壤结构 水力特征 土壤热性质 
农田土壤碳饱和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4
《土壤与作物》2015年第2期49-56,共8页杜章留 张庆忠 任图生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项目(201104164);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4B0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261140367)
农田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核心,与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然而,土壤有机碳水平并非无限度增加而是存在一个最大容量,或称之为碳饱和水平。本文综述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碳饱和理论及其关联性,总结了土壤碳饱和概念模型和...
关键词:农田土壤 土壤有机碳 稳定机制 碳饱和 
农药助剂及其降解产物壬基酚在生姜及土壤中的残留检测被引量:7
《农药》2015年第5期356-359,共4页杜章留 潘波 张庆忠 李正 刘迎 姜蕾 林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5B02-4);中央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hzs1J005-1)
[目的]了解新型醇醚磷酸酯助剂在环境中的残留降解性。[方法]采用硫氰酸钴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施用新型助剂和传统助剂配制农药后的生姜及其土壤中乙氧基型表面活性剂和壬基酚的残留量。[结果]施用新型助剂配制农药后的生姜样品中乙...
关键词:醇醚磷酸酯型助剂 传统助剂 表面活性剂 壬基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