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

作品数:14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闽台闽台交流社会功能文化社会学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抗日战争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光复初期大陆媒体报道中的台湾社会——以京沪平昆记者团为视角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7-23,共7页林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台湾光复初期大陆赴台人员社会融合研究”(16BZS092)。
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两岸之间人员交往日益密切,交流逐步展开,大陆媒体对台湾社会进行了大量报道,京沪平昆记者团赴台考察报道即为其中一例。1946年10月,京沪平昆记者团应邀赴台,走访了台北、台中、彰化、台南、高雄等地,在记者笔下,光...
关键词:光复初期 大陆媒体 台湾社会 记者团 访台观感 
闽台“不敬土地婆”故事的文化意蕴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8-23,49,共7页林星 
土地婆作为土地公的配偶神,是闽台民间信仰中的一个重要神灵,但研究者关注并不多,这和闽台社会"不敬土地婆"的习俗有关,流传的大量民间故事塑造了土地婆的负面形象。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观察,结合土地婆的来历和闽台民间故事中土地婆的特点...
关键词:闽台 土地婆 民间故事 社会性别 
海峡两岸郑成功圣地的社会功能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10期115-120,共6页林星 
郑成功是海峡两岸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也是闽台民间信仰的一位重要神灵。台湾台南和福建南安、厦门等地分布着与郑成功有关的纪念馆、祠堂和宫庙,它们成为郑成功信仰的重要圣地。如今,郑成功圣地的社会功能趋于丰富和多元化,不仅是信仰...
关键词:海峡两岸 郑成功 圣地 社会功能 
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若干问题探析——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被引量:2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2期79-84,共6页林星 
20世纪50年代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指导着对台实践。文章在梳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长期演变的基础上,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从原则、目的、建构、实现途径、战略选择等方面探析对...
关键词:公共政策 中国共产党 对台政策 特征 
光复后闽台交流的特点——以赴台考察团为例被引量: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1期120-126,共7页林星 
台湾光复后,闽台人员往来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组团考察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为了促进闽台之间的联系,借鉴台湾建设经验,加强闽台合作,福建省政府机构、工商团体、学校等组织了多次考察团赴台考察,参加台湾的博...
关键词:光复 赴台考察 闽台交流 
日据时期闽台农业交流的概况及特点被引量: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103-109,共7页林星 
2011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日据时期闽台关系研究(1895-1945年)>(项目编号:2011B069)的成果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闽台人民血脉相连,两地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据时期,闽台关系并没有中断。在农业方面,两地人员往来频繁,互相组织人员考察农业建设,福建从台湾输入农产品品种和生产技术,台湾到福建投资农垦和农产品加工。日据时...
关键词:日据时期 闽台 农业 交流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风俗变迁——以近代福州为例被引量:4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0期69-75,共7页林星 
开埠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福州的社会风俗也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文章从西方物资文明输入与衣食住行习俗的变化,社会变革对风俗的影响,宗教与社会风俗的演变,传统陋俗的改变等方面探讨这一时期福州社会风俗面貌。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
关键词:文化社会学 社会风俗 变迁 福州 
严复与台湾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2期103-108,共6页林星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曾经到过台湾,在文章里表达了对日本割台的愤慨,并和台湾板桥林家结亲。台湾学术界对严复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两岸学术交流频繁。严复在台湾的后人在台湾社会和两岸交往中产生...
关键词:严复 台湾 两岸交流 
近代福建城市体系的建立及特点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8期46-52,共7页林星 
开埠以后,福建城市开始了步履蹒跚的现代化历程。福州和厦门的中心城市地位得到确立,市场网络逐步健全,金融网络开始形成,交通和通讯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到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以口岸城市福州和厦门为中...
关键词:近代 福建区域 城市体系 特点 
抗战内迁与沿海省份内地城市的现代化--以福建为个案被引量:2
《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2期15-25,共11页林星 
在以往的抗战内迁研究中,人们多关注中国沿海地区政府机构、工厂、学校、银行等向西南地区的迁移及其影响。但内迁还有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即在本省范围内的迁移。抗战爆发后,随着省会迁往内地山区,东南沿海省份的工厂、学校、银行等纷纷...
关键词:抗战内迁 本省 内地城市 现代化 福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