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洁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植物保护系更多>>
发文主题:甜菜黑腐病黑脚病丛根病甜菜丛根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甜菜糖业》《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影响甜菜黑腐丝囊霉的几种生态学和生物学因子(英)被引量:4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第2期183-185,共3页李敏权 林淑洁 徐秉良 张自和 
通过对河西灌区甜菜(Beta vulgaris L.)黑腐病(Sugar Beet Black Rot)为期3 a的研究,探讨了甜菜栽培品种与病害发病率及病原菌黑腐丝囊霉(Aphanomyces cochlioides)分离频率的关系以及3种环境因子即温度、pH值、不同天然培养基与甜菜黑...
关键词:甜菜 黑腐丝囊霉 生态学 生物学 黑腐病 温度 PH值 培养基 品种 发病率 病原分离频率 
甜菜黑腐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甜菜糖业》2002年第2期10-11,21,共3页李敏权 张自和 林淑洁 王玮明 柴兆祥 徐秉良 
甜菜黑腐病是由甜菜丝囊霉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 ,该病自 1 90 6年首次报道以来 ,经众多研究者的努力 ,已对该病的发生、危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防治以及研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综述了关于该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甜菜 黑腐霉 丝囊霉 研究进展 发病规律 防治 
甜菜多粘菌侵染及萌发特性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273-275,305,共4页林淑洁 李敏权 
甜菜多粘菌在25~30℃条件下水培接种,5~10d在寄主根细胞内出现游动孢子囊,盆栽接种8d后寄主根内出现原质体;11~25d后出现粘质阿米巴体,40d左右出现休眠孢子囊堆。地上部分黄化症状与休眠孢子囊堆同时出现。
关键词:甜菜 多粘菌侵染 休眠孢子萌发 孢子 
甜菜丛根病综合防治研究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1995年第6期31-32,共2页李敏权 林淑洁 薛福祥 郝铠 王复和 王致和 
田间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农业技术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能有效的控制甜菜丛根病的危害;经在1350亩大田综防示范,相对防效达88.1%,平均亩增产块根1566.0kg、增加糖产量321.4kg。
关键词:甜菜 丛根病 综合防治 
河西灌区甜菜丛根病的发生及其区域分布被引量:1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210-212,共3页李敏权 林淑洁 王致和 王复和 刘斌基 
对河西灌区9县(市)进行了甜莱丛根病的普查和室内研究,调查研究表明,其中有6县(市)的甜菜种植区该病普遍发生。发病率最低10.6%,最高48.2%。田间表现症状类型,黄脉型占67.4%,焦枯型占25.3%,黄脉型占0...
关键词:甜菜 丛根病 区域分布 病害 
甜菜黑脚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1
《甘肃农业科技》1990年第7期36-37,共2页林淑洁 杨发荣 
糖用甜菜是我省河西地区主要经济作物,随着甜菜播种面积的扩大及种植时间的延长,块根产量和含糖量近年来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除气候、栽培管理因素外,与病虫危害逐年加重有密切关系,尤其苗期黑脚病发生比较普遍。据我们1984~1985年对酒...
关键词:甜菜 黑脚病 发生 防治 
羟锈宁与增产菌混合拌种防治甜菜黑脚病研究被引量:1
《中国甜菜》1989年第4期17-21,共5页林淑洁 杨发荣 付惠钟 
羟锈宁与增产菌混合拌种不但对甜菜黑脚病有防效.而且也有增产增糖作用。小区试验和多点示范看出,羟锈宁与增产菌混合拌种对黑脚病防治效果达71.5%~76.2%;根产量较对照高10.2%~16.0%;含糖率较对照高0.80~1.00度;产糖量较对照高1...
关键词:甜菜 黑脚病 增产菌 羟锈宁 
小麦霜霉病(sclerophthora macrospora)初步研究被引量:1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40-47,共8页魏勇良 林淑洁 白宏彩 薛福祥 
本文报道了小麦霜霉病在甘肃省的分布和危害。在河西地区,小麦于扬花期前后。在叶、叶鞘等部位可大量形成孢子囊。于1977—1979年,对1000多份小麦材料做了抗病性调查,未发现有免疫品种,高感品种亦不多,绝大多数是中抗或中感品种。田间...
关键词:小麦霜霉病 孢子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