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作品数:72被引量:60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塑料水体湖库微波微电流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科学院院报》《水利发展研究》《水资源研究》《环境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丹江口水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消落带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5年第2期54-61,共8页杨子薇 潘雄 林莉 陈和春 王继保 吴伟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20022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联合基金项目(CKSF2023643/SH,CKSF2023337/SH)。
目前水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消落带土壤中的微塑料赋存特征尚不清楚。通过考察丹江口水库消落带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裸地、林地和耕地),对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消落带裸地、林地和耕地土壤中微塑料的平...
关键词:消落带 微塑料赋存特征 土地利用类型 微塑料污染控制 水质安全 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安全保障对策
《中国水利》2024年第20期59-66,共8页余启辉 林莉 金海洋 陈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9057);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2023AFA05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CKSF2023337/SH)。
为加强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基于丹江口水库32个水质监测断面2017—2023年监测数据,分析丹江口水库水质及关键指标总氮和总磷的时空分布特征,核算水库氮磷的不同来源及贡献,评估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风险。结果表明:丹江...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 氮磷浓度 污染负荷 水质风险 富营养化 
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建设被引量:4
《水利发展研究》2024年第9期21-27,共7页王威 张力 林莉 李全宏 
文章介绍了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的建设背景及目标需求,重点阐述围绕大坝安全、水质安全、库区安全等核心业务创新研发的多项关键技术,总结梳理了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后续工作及数字孪生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数字孪生技术发展展望。
关键词:数字孪生工程 丹江口水利枢纽 大坝安全 水质安全 库区安全 
数字孪生丹江口水质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被引量:4
《人民长江》2024年第8期222-230,共9页靖争 曹慧群 林莉 秦赫 郭晓明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科研项目“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先行先试建设”(GXTC-C-2287004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23337/SH);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4001)。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近年来的创新技术,通过构建精确的虚拟模型实现了对实际物理世界的高度映射,为解决传统水质安全管理中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水质模型是实现数字孪生湖库水质安全精准映射和虚实互动的核心。围绕南水北调中线...
关键词:数字孪生 水质安全 水质模型 水动力水质模型 丹江口水库 
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水质安全“四预”平台研发及应用被引量:8
《水利信息化》2024年第1期6-12,18,共8页靖争 秦赫 林莉 黄玄敏 张伊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科研项目(GXTC-C-22870043)。
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广,深度大,污染来源分散且类型多,水库水质保护管理难度极大。为支撑水库水质超前预测预警,提高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汇集海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研发高效高精度水动力水质机理模型、水质...
关键词:数字孪生 丹江口水库 水质安全 模型库 “四预” 
第四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简介
《长江文史论丛》2023年第1期275-282,共8页唐嘉伟(整理) 万梦迪(整理) 鲍宇婷(整理) 胡俊清(整理) 田梦梦(整理) 赵丹妮(整理) 许恒瑞(整理) 胡学军(整理) 孟臣洋(整理) 王迅(整理) 王文静(整理) 朱晓艳 刘光远 严昌洪 秦尊文 蓝勇 吴传清 郭爱军 吴成国 林莉 李平亮 田中全 路彩霞 
一、新闻通讯第四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2022年9月28日下午,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四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长江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来自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
关键词:新闻通讯 《湖北日报》 江西师范大学 长江科学院 科研机构 《光明日报》 社会科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市后官湖藻类越冬及复苏过程被引量:1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3年第11期36-41,70,共7页贾迪 许元钊 贡丹丹 潘雄 董磊 林莉 
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专项(2020020601012285)。
2021年10月—2022年4月通过现场调查开展了武汉市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后官湖藻类越冬及复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后官湖越冬期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26属,其中以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为主;从时间...
关键词:底泥种源 藻类越冬与复苏 水华预防 浮游植物 后官湖 
微电流电解产H_(2)O_(2)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3年第9期24-31,共8页张雨婷 林莉 贾迪 董磊 潘雄 刘敏 赵良元 
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202002060101228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KSF2021480/SH,CKSF2017062/SH)。
为了探究微电流电解过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铂钛作为阳极,碳黑聚四氟乙烯(C/PTFE)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在微电流电解体系中可产生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H_(2)O_(2)。探究不同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气体流...
关键词:气体扩散电极 微电流 过氧化氢 铜绿微囊藻 抑制作用 
洪湖水质问题核心及水质综合提升途径思考被引量:1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3年第6期1-6,20,共7页林莉 潘雄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项目(第二期)(2022-LHYJ-02-0506-05)。
作为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和节点区,洪湖多年来一直承接江汉平原的调蓄与灌溉功能,剧烈的人类活动导致洪湖水体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加剧,洪湖水质的提升现已成为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的重点。通过系统剖析发现洪湖水质提升...
关键词:洪湖水质提升 水生态环境 系统治理 管理措施 四湖流域 
湖库蓝藻水华应急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水资源研究》2023年第3期226-237,共12页郝越 杨霞 龙萌 王振华 林莉 
针对我国湖库蓝藻水华治理需求,首先从蓝藻生理生态特性、水质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水动力条件和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湖库蓝藻水华暴发成因与机理,简述了湖库蓝藻水华产生的危害及监测手段,然后重点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
关键词:蓝藻水华 成因与机理 监测预警 应急治理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