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君良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锦州油田二次开发注水除尘装置稠油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石油化工》《特种油气藏》《中国科技博览》《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锦州油田长停井复产挖潜技术研究
《内江科技》2016年第4期49-49,共1页柴君良 
锦州油田1979投入开发,经历30多年开采,各主力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90%以上,有长停井793口,占总井数30.4%,给油田发展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在介绍锦州油田长停井现状的基础上,对锦州油田采取各项措施实施长停井...
关键词:井数 日产油 日产能力 兴隆台 实施对策 地层压力 地质综合研究 钻井进尺 沙二段 物性变化 
欢西油田典型油藏开发技术及应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年第2期235-235,共1页柴君良 
欢西油田为一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经过30多年的开发,整体开发进入中后期,针对调整挖潜空间逐步缩小、产量持续下降的诸多难题,工作重心转向了复杂油藏。紧紧抓住复杂油藏特点,以地质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信息差异化,精细刻画构造以及储...
关键词:复杂油藏 砂体追踪 二次开发 多元化注水 
锦州油田双高期持续稳定技术与实践
《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41期54-54,共1页柴君良 
2010年以来,随着油田后备资源紧张、稀油进入双高期、稠油进入吞吐后期、新的开发方式不成熟的不利局面,油田稳产的难度越来越大。针对油田保持稳产的诸多难题,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在滚动勘探、稀油精细注水、稠油优化注汽、转换开...
关键词:锦州油田 核心技术 蒸汽驱 三面譬 稀油开发 稠油开发 
井震联合解释技术在老区产能建设中的应用被引量:1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年第2期72-74,140,共3页柴君良 廖家彬 杨小冬 
锦州油田经过30多年的开发,油田产能建设重心转向了复杂小断块,但是由于断块含油面积小,地质资料匮乏,应用传统地质研究方法开发难度大。近几年充分运用井震联合解释技术,加强地质综合研究,重新落实构造及油水分布关系,因块制宜,针对不...
关键词:井震联合解释技术 二次开发 难采储量 锦州油田 
稠油油藏吞吐后期开发的技术对策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6期136-136,共1页柴君良 
以锦州油田层状边底水稠油油藏为例,由于油层水淹问题一直制约了油藏的持续稳定生产,通过总结吞吐开发阶段的实践,针对边底水对吞吐阶段采收率的影响,避水油层的动用时机,吞吐中后期油层水淹后剩余油分布规律,抑制边底水内侵的合理做法...
关键词:层状边底水 稠油 避水油层 水淹 锦州油田 
边底水稠油油藏二次开发精细油藏研究
《内江科技》2013年第3期133-133,120,共2页柴君良 
锦州油田锦89块为一边底水油藏,吞吐开发7a后进入了高含水低速采油阶段,油田频临废弃。本文针对汽吞吐开发后期,存在油层水淹严重、采出程度偏低、井网不完善等问题,以油藏精细对比为基础,结合三维地震技术,精细刻画油藏构造;油藏动态...
关键词:稠油 兴隆台油层 三维地震 剩余油 沉积相 
锦州油田复杂小断块开发实践被引量:1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第3期56-58,7,共4页柴君良 
锦州油田部分小断块由于含油面积小,储量规模小,大部分油藏采取天然能量开发,但开发效果较差。近几年通过优化筛选,加强地质综合研究,重新落实构造及油水分布关系,因块制宜,针对不同类型的油藏采取不同的开发技术,取得了提高采油速度,...
关键词:锦州油田 复杂小断块 小型油藏 地质研究 开发技术 
低渗敏感性油藏改善注水研究被引量:1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第8期221-222,共2页柴君良 
锦150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锦古1井以东地区,含油面积为1.2km2,地质储量209×104t。开发目的层为中生界,为低孔、低渗型油藏。初期由于依靠天然能量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呈直线递减,为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对区块进行了注...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 一次采收率 裂缝监测 井网 动用程度 
精细油藏研究实现锦98块二次开发被引量:2
《特种油气藏》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柴君良 赵辰军 周小兵 
针对锦98块储层物性和连通性差,断块二次开发前表现出开发效果差,长期处于低产低速开发状态的矛盾,在锦98块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了井网井距优化和水驱室内物理模拟等研究,重新建立了断块构造模型、井网模型,并适时制定以水驱为主...
关键词:精细油藏描述 VSP测井技术 二次开发 物理模拟 锦98块 
塔河油田六区鹰山组缝洞型储层测井识别被引量:10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第5期37-39,13,共3页伍文明 康志宏 赵新法 柴君良 
塔河油田六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复杂,主要为裂缝和溶蚀孔、洞,正确分辨出储层类型及其发育层段,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各类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首先采用交会图法进行定性识别,然后采用多元...
关键词:嗒河油田 储层 缝洞型 测井识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