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明

作品数:34被引量:25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丛枝菌根真菌岩溶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灌丛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通报》《生态环境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岩矿测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喀斯特石山老龄林檵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旱、雨季节变化被引量:3
《广西植物》2024年第10期1848-1863,共16页王雅楠 马姜明 梁月明 杨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07);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20161002-1);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1220057,桂科AB21196065)。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土壤生物活性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文以檵木群落老龄林阶段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酶活性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雨季时,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全碳、全氮、全钾、全磷含...
关键词:喀斯特 檵木群落 老龄林 旱雨季 根际土壤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石灰土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实验条件优化
《岩矿测试》2024年第4期582-591,共10页蒋利 康志强 梁月明 吴泽燕 涂纯 李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341);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1196050);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3020)。
在水-二氧化碳-碳酸盐岩-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全球形成8.24×10^(8)t C/a的岩溶碳汇,其中部分岩溶碳汇以土壤有机质的形式固存,进而在国家双碳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分布广泛的丛枝菌根真菌分泌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
关键词: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提取条件优化 颗粒态有机质 矿物结合态有机质 
喀斯特林地细根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广西植物》2024年第3期452-464,共13页窦莉 张伟 覃蒙尔 梁月明 潘复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11,41907208,42261011,3227173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8GXNSFBA138012)。
植物细根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植被适应土壤环境的一种策略。为了解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地类型细根碳(C)氮(N)磷(P)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文研究了喀斯特地区灌木林和乔木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的C、N、P含量和比值及...
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系统 不同林地类型 细根养分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被引量:2
《广西植物》2024年第3期465-476,共12页覃蒙尔 李臻 窦莉 梁月明 张伟 王静 潘复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11,41907208,42261011,3227173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8GXNSFBA138012);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0325003)。
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植物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对根际土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我们测定了灌草丛、灌木林、灌乔林和乔木林4个植被恢复阶段群落水平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的β-1,4-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系统 植被恢复 根系分泌物酶活性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喀斯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恢复模式的土壤磷素特征被引量:8
《生态学杂志》2022年第11期2128-2136,共9页钱前 章润阳 刘坤平 梁月明 张伟 潘复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11,41907208,3180044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138012)资助。
为了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恢复模式对喀斯特地区土壤磷素循环特征的影响,选择长期控制试验样地的3种土地利用方式(果树林(枇杷)、牧草地、退化干扰地)和4种生态恢复模式(常绿林、落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自然恢复林)作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系统 人为干扰 土地利用 生态恢复 土壤磷素 
喀斯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C:N:P比值的影响被引量:2
《广西植物》2022年第6期970-982,共13页章润阳 钱前 刘坤平 梁月明 张伟 靳振江 潘复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11,41907208,3180044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8GXNSFBA138012)。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其碳(C):氮(N):磷(P)比值的影响,该文在广西环江县的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地选取了3种土地利用方式[退化干扰地、牧草地和果树(枇杷)...
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 土地恢复 土壤酶活性 酶活性生态化学计量 
岩溶区固氮植物适应土壤氮素变化的潜在策略被引量:5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869-876,共8页潘复静 章润阳 秦国鑫 陈英倩 梁月明 刘坤平 张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208,3180044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138012,2017GXNSFAA198241);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桂财教函[2018]319)。
固氮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缓解氮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恢复中伴随着土壤氮含量的升高,固氮植物适应土壤氮素变化的策略还需进一步了解。以岩溶区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与木豆(Cajanus cajan)两种固氮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氮肥添加...
关键词:岩溶区 固氮植物 固氮速率 菌根侵染率 磷酸酶活性 
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0
《广西植物》2021年第9期1497-1508,共12页梁月明 潘复静 马姜明 杨章旗 零天旺 李明金 陆绍浩 钟凤跃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课题(桂科AA17204087-7);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KDL201803);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资助项目(YRSF-2020-132)。
为了解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养分变化特征,该文在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选择了四种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和四种密度(低密度林、中低密度林、中高密度林和高密度林)马尾松林共八种林分,分析了马尾松...
关键词:马尾松 林龄 密度 针叶 根系 养分限制 
种植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生态学杂志》2021年第5期1233-1243,共11页潘复静 陈英倩 梁月明 马姜明 杨章旗 颜培栋 零天旺 李明金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课题(桂科AA1720408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441和4190720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138012和2017GXNSFAA198241)资助。
森林植被生长普遍受土壤磷素养分限制。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人工林土壤磷素组分特征与磷转化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可为选择合适的人工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长期定位试验样地的4种密度(低密度(2500株·hm^...
关键词:马尾松 密度 针叶 土壤磷组分 磷转化功能微生物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9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210-217,共8页李臻 梁月明 潘复静 靳振江 马姜明 杨章旗 零天旺 李明金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课题(桂科AA1720408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7008,41907208);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桂财教函[2018]319)。
以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的4种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马尾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不同深度(0~10、10~20和20~30 cm)的酶(β-葡萄糖苷酶(βG)、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
关键词:马尾松 人工林 不同林龄 土壤酶活性 生态化学计量比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