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鹏

作品数:1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心雕龙》《庄子》文心雕龙汉服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贺州学院学报》《作家》《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户田浩晓关于《文心雕龙》“文章载道”说述略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60-63,共4页李平 王云鹏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68);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ZW040)
日本著名汉学家户田浩晓《文心雕龙研究》一书收录了《文心雕龙文章载道说的构造》《文章载道说的构筑者和实践者》两篇论文,从文学的作用、文人的道德、"文章载道"说的两重构建三个层次,阐发了《文心雕龙》的"文章载道"说,对于我们了...
关键词:户田浩晓 文心雕龙 文章  
文化血脉中的“捣衣”精神——慕容鲜卑《阿干之歌》和渤海国《夜听捣衣诗》比较
《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146-152,共7页李平 王云鹏 
《阿干之歌》和《夜听捣衣诗》分别是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学精品,两部作品的契合点是"捣衣"精神,即渴望和平、向往安宁,思念家乡、企盼回归,眷恋亲人、等待团圆,这样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千百年来,各族文学家,通过他...
关键词:《阿干之歌》《夜听捣衣诗》“捣衣”精神 文化血脉 
从“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看《庄子》的语言风格被引量:1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98-101,共4页王云鹏 
庄子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以其"弘大而辟"的精神境界,"深闳而肆"的思想高度,"稠适而上遂"的和谐理念在诸子中独树一帜;他所倡导的顺应自然、平等相生、消除成见、静心养神等要诀对当代人仍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是一...
关键词:《庄子》  沈浊 三言 自然 
汉服如何走向世界被引量:3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249-252,共4页王云鹏 
汉服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复兴的自然结果,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首先,我们应该清楚我们的传播对象——"世界"。其次,重新定义汉服——不仅仅是汉民族服饰。再次,明确汉服对外传播的主要策略,这包含三个方面:弘扬东方美基础上的...
关键词:汉服 文化 传播 世界 
《人境庐诗草》所体现的中国近代“诗界革命”中的日本因素
《学语文》2014年第3期56-57,共2页王云鹏 
黄遵宪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初期的标志性人物,他在日本亲身经历了一个与中国命运相似的国家,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又在中国亲眼目睹了他所熟悉的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胜,因而唏嘘悲怆!他将中国传统文人“家国天下”的理念展示得淋漓...
关键词:中国命运 日本因素 《人境庐诗草》 “诗界革命” 近代 中日文化交流 亲身经历 明治维新 
《文心雕龙·练字》的修辞学现代意义
《贺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29-32,共4页王云鹏 
日本著名汉学家户田浩晓的论文《〈文心雕龙·练字〉篇的现代意义》,结合西方的语言学和文字学知识,阐发了《文心雕龙·练字》在现代社会文章写作中的价值。通过梳理论文的精华理念,分析中国修辞论的特质,并考察汉字"形、音、义"在汉语...
关键词:《文心雕龙》 练字篇 修辞学 现代意义 户田浩晓 
隐秀的东方神韵——《庄子》神话
《作家》2014年第05X期159-160,共2页王云鹏 
《庄子》神话与西方神话有显著区别,在《庄子》神话反映出隐秀的东方神韵,竹林深处,才能看见另一番美景。我们普遍对"神话性"存在三方面误读,其实具备叙事、令人崇拜向往、使人信以为真的特征就可以看作神话。《庄子》的神话学价值尚需...
关键词:文艺学 《庄子》 神话 隐秀 
李清照和温庭筠欢情词艺术特征比较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4期9-10,12,共3页王云鹏 
温庭筠擅作闺词,李清照本身就是女词人,男儿闺音与女性词的艺术特征常常形神俱似。李清照和温庭筠的词多写思妇之情,但也各有数篇描写欢情的词。加以咀嚼可以发现二人的异同:都很善于捕捉细腻的心理活动;李清照侧重于展示人物的情感,构...
关键词:李清照 温庭筠 欢情词 
《平壤之约》故事线索分析
《电影评介》2014年第2期28-30,共3页王云鹏 
2009年是中朝建交60周年,作为中朝友好年系列活动的一项,即两国首度合作拍摄电影《平壤之约》,这也是朝鲜建国60多年来第一次与外国合拍电影;经过三年的制作,此片在2012年登上银幕.《平壤之约》故事线索设计巧妙,情节发展合理,人物的情...
关键词:故事 民间文学 平壤 朝鲜 朝鲜舞 影片 金成 李慧英 照片 王晓 线索 
韦勒克和沃伦《文学理论》的“文本性”探究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6期81-84,共4页王云鹏 
伴随着上世纪5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新批评"(New Criticism)、60年代以后的"结构主义批评"(Structuralist Criticism)的出现,"文本"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本批评成为一种潮流。它不同于传统文学批评注重作品与作者之间关系...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本性 文学批评 内部研究 文学史 比较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