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作品数:22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积石冢辽海数字化博物馆红山文化中华文明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东疆学刊》《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中国史研究动态》《人生与伴侣(国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博物馆“云展览”的传播模式与构建路径
《科技传播》2024年第7期40-42,46,共4页宁思文 田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草原丝路东端汉以前石构石刻遗存与中西交通”(项目编号:20BZS151);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辽海东部地区先秦时代的石构墓葬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L21CKG001)阶段性成果。
“云展览”的基本含义就是指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数据集成以及数字传媒技术,将实体事物通过线上网站、移动终端App等平台进行远程展览的展览模式。研究在爬梳可鉴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其传播模式是以实物数字化信息为媒介,通过互联网技术...
关键词:博物馆 云展览 传播模式 构建路径 
辽海地区先秦时期瓮棺葬浅析
《北方文物》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刘金友 田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草原丝路东端汉以前石构石刻遗存与中西交通”(项目编号:20BZS151);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辽海地区夏商周时期石构墓葬和青铜器视域下的多元文化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1VJXT009)子课题;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辽海东部地区先秦时代的石构墓葬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L21CKG001)阶段性成果。
辽海地区先秦时期目前见诸报道的瓮棺墓计有七处,多集中分布于沈阳一带,少数分布于辽东半岛地区。按时间顺序看,这类墓葬最早见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堆积,出现原因应与黄河中下游文化向北辐射影响有关。从葬具类型上看,辽海地区先秦时期的...
关键词:先秦时期 瓮棺葬 葬具 
大连岗上类型积石冢与欧亚草原石板墓文化关系研究——兼谈萨满教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北方文物》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宋美娇 田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草原丝路东端汉以前石构石刻遗存与中西交通研究”(项目编号:20BZS151);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辽海地区夏商周时期石构墓葬和青铜器视域下的多元文化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1VJXT009);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辽海东部地区先秦时代的石构墓葬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L21CKG001);辽宁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华礼制文明起源及形成研究”(项目编号:L22ZD024)阶段性成果。
通过研究夏家店上层文化与大连岗上类型积石冢和欧亚草原石板墓文化的关系,证明了岗上类型积石冢产生的变化应与石板墓文化向东南的输出有关。在相距如此之远的两种文化之间产生的交流与影响,萨满教文化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岗上类型 积石冢 欧亚草原 石板墓 夏家店上层文化 萨满教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新探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第21期24-26,34,共4页田野 朱昆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草原丝路东端汉以前石构石刻遗存与中西交通研究”阶段性成果(20BZS151);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辽海地区夏商周时期石构墓葬和青铜器视域下的多元文化互动研究”阶段性成果(21VJXT009);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辽海东部地区先秦时代的石构墓葬资料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L21CKG001)。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西辽河地区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其绝对年代约距今4000一3500年,相当于中原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时期。以石城为代表的城址的大量出现是该时期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的研究,自1964年徐光...
关键词:夏家店下层文化 二里头文化 西辽河地区 青铜时代文化 二里岗文化 社会文明发展 石城 英金河流域 
由祭祀到礼制: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玉器视角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2年第7期56-59,共4页田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草原丝路东端汉以前石构石刻遗存与中西交通研究”阶段性成果。
玉器之于中华礼制文明的奠基作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我们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如果从商代晚期使用甲骨文算起,距今只有三千多年。王巍先生指出,探源研究提出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准:一是...
关键词:商代晚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甲骨文 奠基作用 文字记载 玉器 礼制 社会分工 
地方高校历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途径研究被引量:1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125-127,共3页郑京日 田野 
2021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建设研究”(JGJX2021C8);2019年度延边大学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地方高校历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途径与建设效果实证研究”(YBU2019JW04)。
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历史系在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地方高校要强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采取教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深入推进...
关键词:地方高校 历史学 “一流本科专业” 建设途径 
浅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被引量:1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21期175-176,F0003,共3页朱昆 田野 
草原丝路东端汉以前石构石刻遗存与中西交通研究,批准号20BZS151。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是中国史前时期辽西地区自成一格的聚落形态,它脱胎于该地区固有的设防环濠聚落,同时又接受了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因素,逐渐发展形成数条气势恢宏的城堡带。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堡类同于后世历史时期的边塞,石城内的居...
关键词:夏家店下层文化 石城聚落 防御性城堡 
兴隆洼文化“栽立式人形造像”初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39-144,共6页田野 魏欣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草原丝路东端汉以前石构石刻遗存与中西交通研究”(20BZS151);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依托红山文化助力朝阳文旅产业融合对策研究”(2021lslybkt-081)。
本文对兴隆洼文化时期的栽立式人形造像的分布地点做了系统扒梳,对其制成年代、功能用途等问题进行辨析,认为这类遗物为当时祖神崇拜的载体。兴隆洼文化时期族群已产生社会分层,当时社会应存在一定的秩序,在此背景下其文化的核心内容得...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 栽立式人形造像 原始宗教 国家文明曙光 
论中国辽东与朝鲜半岛西北地区石棚的年代问题
《东疆学刊》2020年第2期54-60,共7页田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五千年文明起源与连续性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AZS016;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辽海史前时期石构墓葬遗存研究》,项目编号:L17BKG001;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辽西地区史前文化研究》,项目编号:L17CKG001;韩国学中核大学建设重大项目,项目编号:AKS-2015-OLU-2250001。
中国辽东地区南部的石棚应为整个东北亚地区年代最早者,出现的年代大抵相当于中国商代之际的双坨子三期文化时期。至两周之际的双房文化时期,这种石棚文化仍在辽东半岛一带盛行,随着双房文化势力的扩张,遂将影响向北推进到辽海东区北部...
关键词:中国辽东 朝鲜半岛西北部 石棚 年代 
辽海地区史前积石冢浅识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29-134,共6页田野 董李泽 孙韵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17FKG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石器时代的东北:文化;生业;社会研究"(17JJD78000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辽海地区史前时期石构墓葬遗存研究"(L17BKG00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辽西地区史前文化研究"(L17BKG001);辽宁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红山文化研究’研究生项目";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海考古实践教育基地项目(10165201502)
积石冢是辽海地区史前时期最具区域特色的文化遗存。其产生之初的兴隆洼文化积石冢即为少数上层人物设祀之所,而不是普通意义的墓葬。考察兴隆洼、红山文化积石冢遗存,可以观察到我国国家文明产生之际的内在关联;辽东地区积石冢遗存则表...
关键词:辽海 史前 积石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