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辉

作品数:31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孙中山抗日战争时期乞丐人力车夫抗战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军事记者》《许昌学院学报》《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文化探析
《兰台世界(上旬)》2014年第7期54-55,共2页罗国辉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城市社会管理与近代上海人力车夫(shlx006)"的阶段成果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之间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影响,产生一些共同的观念和态度,逐渐形成了这个群体的文化。从空间上看,人力车夫群体文化是一个地理上的空间概念,具有地域性。
关键词:近代上海 人力车夫 群体文化 探析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生存实态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09-113,共5页罗国辉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shlx006)
人力车夫是随着人力车的引进而出现的一个庞大群体。由于人力车夫人数过多,他们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为了租得一辆车子与自己同行竞争,另一方面又在抵抗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之中挣扎着,同时还处于存废舆论的漩涡之中。人力车作为交...
关键词:近代上海 人力车夫群体 生存实态 城市化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形象
《兰台世界(上旬)》2012年第11期49-50,共2页罗国辉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城市社会管理与近代上海人力车夫(shlx006)"的阶段成果
人力车是近代上海交通工具之一,坐人力车是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车夫拉车奔跑的图景,构成了上海街头一幅流动的风景线。人力车夫是上海城市的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特色,所以从其社会形象中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人力车...
关键词:人力车夫 上海市民 社会形象 群体 近代 现代化进程 交通工具 日常生活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心态
《理论界》2012年第7期187-188,共2页罗国辉 
2011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城市社会管理与近代上海人力车夫"(shlx006)的阶段成果
人力车夫是随着人力车的引进而出现的一个庞大群体。人力车夫是上海城市的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特色,研究人力车夫群体心态,可以清晰地把握其心理发展的过程,有助于深化对人力车夫群体的立体了解。
关键词:近代上海 人力车夫群体 心态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孙中山纪念活动被引量:5
《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112-120,共9页罗国辉 邵雍 
纪念活动是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的一种仪式。抗战时期的孙中山纪念活动,不仅是人们回顾、缅怀、研究和学习教育的一次重要契机,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亦有助于赢得国际支持,营造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孙中山 纪念活动 历史记忆 政治动员 
乡村学校与乡村革命——乡村学校在中共安徽早期建党活动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文摘》2009年第3期60-61,共2页罗国辉 丁留宝 
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一开始是一个城市知识分子运动,后来转移到农村成为一场乡村革命,并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了政权。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者并不是在农村生活经年的本份老实的农民,其成员绝大部分是经历五四运动洗礼的知识青...
关键词:乡村学校 革命者 早期 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共产党 建党 安徽 中共 
抗日战争史研究综述被引量:1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60-70,共11页李日升 丁留宝 罗国辉 朱海城 
抗日战争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七十周年,这一年的研究的成果尤为显著。从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外交活动以及侵华日军的罪行等七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这一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抗日战争 研究 综述 
多重权力网络下的秘密组织——以抗战时期山西秘密组织为中心的考察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丁留宝 罗国辉 
上海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项目(SJ0703)阶段性成果
抗战时期是秘密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段。在战争的影响下,秘密组织勃兴,共产党、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影响秘密组织的发展,在这几种力量的推动下,秘密组织出现了急剧分化、组合。中共以争取抗战为宗旨,以团结...
关键词:抗战时期 权力网络 山西秘密组织 
孙中山三农思想评述被引量: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76-81,共6页罗国辉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J07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国民的绝大多数,农村在中国社会的基层,因此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富民强。在探索救国道路和领导民主革命过程中,孙中山对中国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三农思想。他的发展...
关键词:孙中山 三农思想 评述 
从《益世报》看1927年华北会道门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罗国辉 李丽娟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项目编号:SJ0703
1927年的华北会道门活动十分猖獗,这既是由动荡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也有民众教育水平低下、封建迷信盛行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民国名报《益世报》的相关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年华北会道门活动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社会各阶...
关键词:1927年 华北会道门 益世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