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蕊娜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宠儿》莫里森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男权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家》《华章(初中读写)》《安徽文学(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权力欲望下的宿命判决书——析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中人性的异化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2期203-204,共2页罗蕊娜 刘黎黎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的小说《钢琴教师》描写了极端权力下衍生出的异化的人际关系。通过描写母亲对女儿的绝对权力,男性对女性的猎取与征服,耶利内克鞭辟入里地批判了现实的男权社会对女性身心的摧残和压迫。
关键词:耶利内克 《钢琴教师》 人性异化 意图 男权 
企盼花开,奈何花落——《茶花女》的男性话语评析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8期165-166,共2页罗蕊娜 
本文通过分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命运和几位男性对玛格丽特命运的操纵,来探讨男性话语浸淫下的女性的悲惨境遇以及男性话语对小仲马创作的制约。
关键词:玛格丽特 《茶花女》 男性话语 
魂灵的述说——析莫里森笔下的鬼魂宠儿
《作家》2008年第8期50-51,共2页罗蕊娜 
莫里森在《宠儿》中所塑造的鬼魂宠儿对传达主题功不可没。笔者将详细讨论宠儿的身份,在文本中的功能和作用来窥探莫里森隐藏在文字后所意欲达到的目的。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宠儿》 鬼魂宠儿 功用 目的 
谈莫里森《爵士乐》的互文性创作
《华章(初中读写)》2008年第7期-,共2页罗蕊娜 刘黎黎 
<爵士乐>将音乐运用在小说创作中,作为.历史三部曲'的第二部,它对<宠儿>有明显的继承性.本文着重探讨小说文本与爵士乐和<宠儿>的互文性,以及采用这种互文手法对理解小说人物、揭示主题所具有的意义.
关键词:互文性 《爵士乐》 爵士乐 文本 《宠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