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波

作品数:8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生态位宽度青海云杉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林业科学》《水土保持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热扩散法的青海云杉冠层导度模拟(英文)被引量:4
《林业科学》2018年第3期8-18,共11页胡兴波 芦新建 于洋 贺康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寒丘陵区林草植被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技术"(2017YFC0504604)
【目的】环境因子是影响林木冠层水分利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高寒区主要树种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对其蒸散发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不同冠层导度模型的适用性。【方法】于2013年6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青海云杉蒸散量进行定位监...
关键词:蒸散 青海云杉 Jarvis模型 冠层导度 树干液流 散探针法 
简化参照作物蒸散量(ET_o)计算公式在青海省高寒区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1期201-208,共8页胡兴波 芦新建 董梅 连利叶 贺康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抗旱抗寒抗盐植生品种选育"(2012BAC09B0505);水利部948引进国际先进水利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植物节水体系研究技术"(201223)
【目的】以Penman-Monteith FAO-56公式为参照,分析Hargreaves、Priestley-Taylor和Makkink 3种简化的参照作物蒸散量(ETo)公式在青海高寒区的适用性。【方法】以青海省5个气候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11个气象站1984-...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 PENMAN-MONTEITH公式 Hargreaves公式 Priestley-Taylor公式 Makkink公式 青海省 
青海大通山区5种不同类型人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比较被引量:4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11期164-167,共4页曹广月 贺康宁 胡兴波 董梅 贾瑞燕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8B05)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青海大通山区5种不同配置、不同林分人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林龄、坡向、坡位等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林分人工林下的草本及灌木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大致相...
关键词:青海大通 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管理措施 
NaCl胁迫下银水牛果光响应的研究被引量:7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7期145-149,共5页刘帅华 贺康宁 秦景 董梅 胡兴波 芦新建 苏鹏飞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8B05)资助
以不同浓度NaCl(0、200、400和600mmol·L-1)处理后的银水牛果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光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土壤盐分浓度会对银水牛果的的净光合速率(...
关键词:银水牛果 NACL胁迫 光合特性 光响应 
高寒区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8
《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第3期147-150,共4页王辉 贺康宁 胡兴波 王伟伟 王晓 李杨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8B05)
以高寒区的青海云杉林,白桦林,华北落叶松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5种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地表植被调查,分析了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人工林群落 林下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青海省大通县 
青海大通不同人工林林下草本群落生态位特征被引量:5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167-173,共7页刘帅华 贺康宁 董梅 胡兴波 芦新建 
黄河流域土石山区水源涵养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38B0503)
【目的】通过研究青海省大通县不同人工林下草本群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当地人工林配置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杉林、白桦林和云杉-白桦混交林3种人工林,运用Levins公式及Pianka公式计测分析林下...
关键词:人工林 草本群落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祁连山青海云杉人工林草本层生态位及生态响应研究被引量:16
《草地学报》2012年第4期626-630,共5页王伟伟 杨海龙 贺康宁 胡兴波 王辉 董梅 谢增武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8B05)资助
对祁连山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人工林草本层植物群落的60个样方进行调查,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对该人工林下草本层各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青海云杉人工林 草本层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生态响应 
黄土半干旱区白榆和侧柏夜间液流动态分析被引量:14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第4期51-56,共6页胡兴波 韩磊 张东 贺康宁 陈静 刘静 秦景 于洋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黄土高原西部高寒区水土保持型林草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120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黄土半干旱区水土保持林林地土壤干化空间格局及其发生机理研究"(20070022028)
利用TDP茎流计研究了黄土半干旱区白榆和侧柏夜间液流的特征,结果表明:与白天相比较,2树种夜间液流通量密度较小;夜间水分补充的时间段主要在前半夜;受干旱胁迫的影响,白榆的夜间水分补充量雨天要远大于晴天;白榆的夜间液流通量密度及...
关键词:夜间液流 夜间水分补充 环境因子 黄土半干旱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