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咏梅

作品数:77被引量:27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蓟葡萄斑叶蝉哈密瓜葡萄霜霉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南方果树》《广东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葡萄褐纹病菌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性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2024年第7期1392-1398,共7页李杰 陈浩宇 郝敬喆 钟海霞 张付春 伍新宇 范咏梅 
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新[2024]TG14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计划(2022E0207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KY2022041)。
为明确褐纹病菌侵染葡萄叶片的过程,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葡萄褐纹病菌在‘无核白’和‘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葡萄褐纹菌分生孢子在‘无核白’‘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接种1 ...
关键词:葡萄褐纹菌 ‘无核白’ 克瑞森无核 侵染过程 细胞学研究 
手性茚虫威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1
《热带生物学报》2023年第5期514-520,共7页赵文宇 张洁 郑世祥 汪心雨 苏小婷 范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514,3236068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321RC479)。
为了评价茚虫威原药及其2种手性异构体对家蚕的毒性效应,以家蚕(Bombyx mori)为生物模型,使用喷雾法测定茚虫威原药和其异构体诱导家蚕体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茚虫...
关键词:茚虫威 手性异构体 家蚕 对映选择性 氧化应激 
四氯虫酰胺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热带生物学报》2023年第3期338-346,共9页郑世祥 张太宇 郭雨昭 张洁 范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51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321RC479)。
基于四氯虫酰胺生态风险评估,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在水中暴露96 h浓度的变化情况;参照OECD标准,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染毒观察药剂对斑马鱼生长发育影响,统计自主运动、黑色素和体...
关键词:四氯虫酰胺 斑马鱼 急性毒性 黑色素 
跳小蜂科一中国新记录属及一新种记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4期209-211,共3页姜钰婷 李成德 范咏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652)。
【目的】为进一步丰富我国以及海南省生物多样性编目,发掘我国跳小蜂科寄生性天敌资源,在海南省9个市县开展了跳小蜂采集工作。【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对在海南省通过黄盘诱集法获得的千余跳小蜂标本进行检视,利用传统分类学方法,以外...
关键词:四突跳小蜂亚科 阔角小蜂属 海南阔角跳小蜂 寄生蜂 天敌 
海南玉米田入侵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被引量:5
《广东农业科学》2021年第2期108-115,共8页刘诗颖 孙明凯 李金花 张业扬 李涛 陈剑山 范咏梅 
国家救灾专项基金(HD-KYH-2019134,HD-KYH-2020133)。
【目的】分析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幼虫在海南省玉米地的空间分布状况。【方法】利用6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Taylor的幂法则和Iwao m^(*)-m回归法分析草地贪夜蛾低龄(1~2龄)、中龄(3~4龄)和高龄(5~6龄)3个龄...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玉米 海南 空间分布 种植制度 幼虫龄期 
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技术优化被引量:5
《植物保护学报》2020年第4期900-901,共2页李涛 陈剑山 孙明凯 张业扬 刘诗颖 范咏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30010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是玉米生产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Cruz&Turpin,1983)。2019年4月侵入海南省,此后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海南省18个市县相继发现该虫为害,部分严重田块发生为害率...
关键词:常规喷雾 应急防治 为害率 施药方式 科学防控 草地贪夜蛾 灰翅夜蛾 化学杀虫剂 
豇豆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热带农业科学》2020年第8期62-65,共4页张龙 范咏梅 
2015年初,在海南省乐东县豇豆主产区发现一种豇豆新病害——豇豆叶斑病,主要危害豇豆叶片。为了明确病害病原菌,为农户今后开展田间防治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笔者拟通过观察豇豆田间发病特征,并对病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
关键词:豇豆叶斑病 病原鉴定 链格孢 
普通大蓟马对啶虫脒室内敏感毒力基线的建立及抗性监测被引量:5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7期98-100,共3页孙靖雨 范咏梅 陈思诚 游佳 姜钰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K01B05);海南省教育厅项目(编号:HNJG2014-07);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编号:Hys2016-26)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是海南冬种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的主要害虫之一,是影响海南豇豆质量安全的重要防治对象。旨在筛选敏感种群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叶管药膜法,多次测定啶虫脒对室内继代饲养至49...
关键词:普通大蓟马 啶虫脒 敏感种群 致死中浓度 敏感毒力基线 抗药性 
龙眼红粉病空间分布
《中国南方果树》2017年第2期90-94,共5页吴业俊 杨济徽 范咏梅 李鹏 张龙 李涛 曾宇 
海南省标准化项目(2012-0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南繁区生物安全监测预警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03075)资助
龙眼红粉病是由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Link et Fr.引起,是海南省龙眼主产区龙眼果实生长期新发生病害,该病害在海南发生较普遍。本文利用6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Iwao M*-m回归方程检测和Taylor幂法则对龙眼红粉病空间分...
关键词:龙眼 粉红单端孢菌 空间分布 聚集分布 
暗褐露尾甲成虫在海南豇豆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2017年第1期221-225,共5页黄伟康 孙靖雨 范咏梅 荣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01B05);海南省教育厅项目(HNJG2014-07)
2015年在海南省豇豆上发现中国新记录种暗褐露尾甲Epuraea picinus。本研究运用5种聚集度指标(m*/m、c、k、I、Ca)和两种回归模型(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海南省7个乡镇8块豇豆地上的暗褐露尾甲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
关键词:暗褐露尾甲 空间分布型 豇豆 新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