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松

作品数:51被引量:19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儿童磁共振成像胼胝体脑白质体层摄影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解剖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科技三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人脑白质性别差异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的初步研究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年第14期13-15,共3页耿莹茜 孙祎繁 沈东挥 邹松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技术测量脑白质的平均峰度值,探讨正常成人男女脑白质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正常成人脑白质变化规律。方法:将95名正常成人志愿者按男女分成三组:青年组(n=36),中年组(n=33)及老年组(n=26),分别进行弥散...
关键词:弥散峰度成像 核磁共振 脑白质 性别 
双能量减影CT血管造影在老年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6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第1期175-177,共3页沈东挥 邹松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CT血管造影(DE-CTA)在老年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LEASO)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老年LEASO的临床及DE-CTA资料,其中58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肢动脉检查并同时行单侧或双侧介入治疗,22例介入...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 双能量减影 血管造影术 DSA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价儿童脑内部分皮质脊髓束发育中的应用
《解剖学报》2015年第6期807-811,共5页沈东挥 邹松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探讨儿童皮质脊髓束年龄和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9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且颅脑磁共振检查正常的儿童(年龄5d^18岁)。按年龄分为5组:婴儿组(组1,≤1岁),幼儿组(组2,>1~3岁),学龄前组(组3,>3~6岁)...
关键词:皮质脊髓束 性别差异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儿童 
颅底及骶尾部脊索瘤CT与MRI影像特征被引量:3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年第6期612-614,共3页舒进鹏 邹松 
目的总结颅底及骶尾部脊索瘤的CT与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脊索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结果脊索瘤位于颅底19例,骶尾部12例,其中原位复发21例;CT与MRI显示病灶呈椭圆形11例,不规则分叶状16例,结节状4例;CT示病灶呈不均...
关键词:脊索瘤 CT MRI 
DTI对有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但常规MR阴性儿童脑白质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年第1期10-13,26,共5页余庆华 邹松 
目的探讨DTI对有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但常规MR阴性儿童脑白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高度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但常规MRI阴性的56例患儿及50例正常儿童做对照组进行DTI检查,与对照组比较患儿组病变区内DTI的四个参数值;并...
关键词:儿童 脑白质病变 纤维束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DTI检测正常人皮质脊髓束发育规律被引量:6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年第11期1628-1631,共4页张玮 余庆华 林圣美 吴少杰 杜瑞宾 包强 邹松 
目的采用DTI检测正常人皮质脊髓束(CST)在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发育的规律。方法采集120名头部MRI无异常的门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颅脑DTI数据,按年龄分为10组,每组12名(男、女各6名),测量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CST的FA值...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皮质脊髓束 年龄 
健康儿童颈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被引量:1
《解剖学报》2014年第3期364-368,共5页沈东挥 邹松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儿童颈髓发育规律。方法使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对90例健康儿童行颈髓扩散张量成像。在颈髓节段分别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各向异性分数值(FA)、纤维束平均长度(Ltract)以及纤维束体积(Vtr...
关键词:脊髓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儿童 
正常人胼胝体膝部及嘴部年龄与性别差异的DTI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年第6期484-488,共5页卢姿蓉 邹松 李振龙 赵英杰 
目的:研究胼胝体膝部和嘴部的DTI参数ADC值、部分各项异性(FA)值及神经密度在年龄及性别方面的差异,并获取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将247例正常人按照年龄段分为10组,行颅脑DTI,测量胼胝体膝部和嘴部ROI的ADC值、FA值及神经纤维数...
关键词:胼胝体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磁共振成像 
双能量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第9期664-666,668,共4页沈东挥 邹松 陈春霞 罗晓捷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0例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接受双源CT双能量血管造影检查,所获得的数据在双能去骨软件中去除钙化及骨质,再在3D软件中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重建...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股动脉 腘动脉 髂动脉 血管移植 
FA阈值对磁共振弥散张量胼胝体纤维束重建的影响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第8期1245-1249,共5页童永秀 邹松 沈东挥 
目的探讨FA阈值对MR弥散张量胼胝体纤维束重建的影响,并寻求最佳阈值。方法 20名健康成年人,男10例,女10例,分别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对DTI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调节不同FA阈值进行胼胝体纤维束重建,获得FDi和FA等参数,并对所得数据进...
关键词:胼胝体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FA阈值FDi值磁共振成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