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新

作品数:33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佛像北朝须弥山石窟北魏洞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考古》《石窟寺研究》《考古学报》《文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宁地区北朝石窟寺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石窟寺研究》2023年第1期204-228,共25页陈悦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甘宁北朝石窟寺的营建与供养人研究”(项目批准号:19BKG024)的阶段性成果
甘宁地区北朝石窟寺的考古调查与研究可分作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萌生期,以敦煌莫高窟的发现与研究为主,其他石窟寺有零星发现与调查;第二阶段为20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发展期,大量...
关键词:甘宁地区 北朝石窟寺 考古调查与研究 
唐宋时期高昌回鹘的佛衣样式被引量:3
《西域研究》2020年第1期152-159,172,共9页陈悦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疆石窟寺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B054)的阶段性成果。
9世纪末至10世纪初,高昌回鹘王室改信佛法,王室家族大兴土木,凿窟建寺,保留了丰富的佛教遗存,尤以柏孜克里克石窟为最。这些遗存壁画中的佛衣包括通肩式、覆肩袒右式、中衣搭肘式、露胸通肩式四种样式。其中,主尊佛像所着通肩式、覆肩...
关键词:唐宋时期 高昌回鹘 佛衣样式 
银川所出西夏佛教造像
《石窟寺研究》2018年第1期166-179,共14页陈悦新 张雯(译)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印石窟寺研究”(15ZDB058)
宏佛塔与山嘴沟石窟是西夏中晚期的佛教遗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宏佛塔和山嘴沟石窟进行了清理维修及调查测绘工作,宏佛塔所出绘画与泥塑及山嘴沟石窟壁画所反映的佛教艺术风格,给研究西夏文物和西夏历史特别是西夏佛教史迹的工作,...
关键词:银川 西夏 佛教造像 
龟兹石窟佛衣与僧衣类型被引量:2
《文物》2018年第6期65-79,共15页陈悦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疆石窟寺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B054);"中印石窟寺研究"(项目批准号:158DB058)的阶段性成果
古龟兹国位于天山以南“丝绸之路”北道的中心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西域大国。《汉书·西域传》称:“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抒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
关键词:龟兹石窟 “丝绸之路” 西域传 中心地 乌孙 
北齐赵郡王高睿造像的佛衣类型
《华夏考古》2018年第1期77-82,共6页陈悦新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印石窟寺研究”(批准号:15ZDB058)阶段性成果
北齐皇族赵郡王高睿天保七年(556年)敬造3尊白石雕像并铭,可视为北齐时期造像的范本.其佛衣类型为覆肩袒右式,流行于北魏中后期,并非北齐时期的主流样式如此精雎细琢的上乘作品,却选择了过时滞后的佛衣样式。
关键词:北齐 赵郡王高睿 造像 佛衣类型 
龙门石窟北魏佛像着衣类型被引量:2
《石窟寺研究》2017年第1期150-163,共14页陈悦新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印石窟寺研究”(15ZDB058)
龙门石窟北魏佛衣以上衣搭肘式和上衣重层式为主,僧衣为搭肘式,菩萨衣为下裙式。其与云冈石窟有直接的承袭关系,而上衣重层式佛衣则可能受到南朝文化的影响。龙门石窟的佛像着衣对东西部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上衣重层式佛衣主要集中在...
关键词:龙门石窟 北魏佛像 着衣类型 
佛衣与僧衣:古代造像着装法式解读被引量:5
《美成在久》2017年第2期68-79,共12页陈悦新 
佛与僧的着装泛称法衣。唐代高僧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简明道出出家人着法衣的重要性:'凡是衣服之仪,斯乃出家纲要'。早在东晋南北朝时,便有汉译著述记录法衣的名称与来历[一],包括后秦弗若多罗与罗什译《十诵律》。
关键词:僧伽梨 
安岳石窟佛像着衣类型被引量:3
《文物》2016年第10期66-79,共14页陈悦新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印石窟寺研究"(编号:15ZDB058);"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编号:IDHT20140507)的资助
安岳石窟遍布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境内,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摩崖造像达14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
关键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佛像 摩崖造像 保护价值 安岳县 资阳市 
大足石窟佛像着衣类型被引量:4
《敦煌学辑刊》2016年第1期123-138,共16页陈悦新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印石窟寺研究"(15ZDB058);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IDHT20140507)
大足石窟遍布重庆市西郊大足县境内,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造像有75处。此文选择北山、宝顶山、石篆山、石门山、妙高山等五处纪年较多、保存较好的石窟寺,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将佛衣与菩萨衣分为两期,第一期约晚唐五代时期(约...
关键词:大足石窟 佛像 着衣类型 
西安地区单体石立佛的佛衣类型及其时代
《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2期94-100,共7页陈悦新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西安地区陆续出土单体石立佛造像。据笔者实地调查及已刊布资料,本文对保存较好的39件单体石立佛的佛衣,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根据造像纪年并结合其他地区年代较清楚的造像资料,将西安地区单体石立佛造像分为三期...
关键词:西安地区 单体石立佛 佛衣类型 分期 时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