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娟

作品数:10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杭州蚕种场更多>>
发文主题:原蚕蚕种质量蚕种场蚕种生产饲喂管理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蚕业》《蚕学通讯》《浙江农业科学》《蚕桑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品种春华、秋实饲养技术要点
《蚕学通讯》2012年第4期46-47,共2页陈素娟 卢志行 陈曦 何学英 
2012年春杭州蚕种场共饲养春华、秋实50g,牛产蚕种1405张,克蚁制种单产28张。与同期常规品种相比克蚁制种单产提高8张,增幅40%。现将春华、秋实原蚕及杂交种饲养技术要点总结于下,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饲养技术 新品种 常规品种 蚕种场 杂交种 单产 制种 原蚕 
浅谈微粒子病防治技术
《蚕学通讯》2012年第3期47-48,共2页陈素娟 韩崇雷 陈曦 
随着城市的东扩,浙江省杭州蚕种场的蚕种生产由场部向基地转移,由于许多原蚕基地房屋及环境条件较差,严重影响消毒工作的进行,使微粒子病爆发成为可能,现针对蚕种场实际情况浅谈微粒子病防治措施。
关键词:微粒子病防治 防治技术 蚕种生产 消毒工作 蚕种场 浙江省 原蚕 
雄蚕“秋华×平30”饲养技术探讨被引量:1
《蚕学通讯》2011年第4期30-31,共2页陈素娟 韩崇雷 卢志行 陈曦 
1原种性状 1.1秋华 限行皮斑中系原种,二化性四眠,滞育卵青色,良卵率99%左右,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文静。壮蚕体色青白,雌性花蚕,雄性白蚕。在繁制雄蚕杂交种时,只利用其雌蛾,故在四龄第二天应去除雄性白蚕,
关键词:雄蚕杂交种 秋华×平30 饲养技术 原种性状 滞育卵 雄性 孵化 褐色 
浅析提高蚕种质量的措施
《蚕学通讯》2010年第2期47-50,共4页王涤龙 韩崇雷 陈素娟 
本文介绍了杭州蚕种场以防病为中心,精心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通过严格加强蚕种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和彻底贯彻各项技术措施,使杭州蚕种场蚕种质量逐年稳步的提高。
关键词:蚕种质量 技术措施 标准 
蚕种标准化生产的探索及其成效
《蚕桑通报》2006年第3期48-50,共3页王涤龙 陈素娟 韩崇雷 
关键词:标准化生产 蚕种生产 市场竞争力 蚕种质量 杭州市 农业生产 特色产业 都市农业 
皓月×菁松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和防范对策被引量:2
《中国蚕业》2006年第2期89-90,共2页倪春霄 陈素娟 曾光远 
关键词:菁松×皓月 实用孵化率 原因 蚕种质量标准 防范 生产用种 蚕种场 蚕品种 销售过程 生产经营 
原蚕区繁育秋丰白玉(改良系)优质高产分析
《蚕桑通报》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王涤龙 陈素娟 韩崇雷 
关键词:秋丰×白玉 繁育系数 改良系 高产分析 原蚕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 优质 蚕业研究所 血液型脓病 品种审定 
原蚕饲养全程叶面消毒的效果被引量:1
《蚕桑通报》2003年第2期58-59,共2页戚志良 陈素娟 韩崇雷 王涤龙 范明亮 
关键词:原蚕 饲养过程 叶面消毒 养殖效果 
原蚕全龄三回育的体会被引量:6
《蚕桑通报》2002年第2期31-32,共2页陈素娟 沈文静 王涤龙 
关键词:一日三回育 杂交品种 饲喂管理  全龄 
平8雄蚕多次交配试验被引量:5
《浙江农业科学》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沈文静 韩庆 陈素娟 范明亮 
杭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2 0 0 0年科技推广项目资助项目
降低雄蚕杂交种生产成本是专养雄蚕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雄蚕品种平 8雄蛾多次交配试验 ,认为交配 4次不会影响蚕种质量 ,即使交配 5次仍有实用价值 ,提出了在雄蛾多次交配生产管理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雄蚕 雄蛾 专养雄蚕技术 平8品种 多次交配试验 平衡致死系 蚕种质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