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种性状

作品数:27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代方银李琰聪邵思全祝新荣陈诗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东蚕业》《四川蚕业》《蚕学通讯》《北方蚕业》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品位茧丝蚕品种“川山×蜀水”原种性状及繁育配套技术被引量:1
《四川蚕业》2021年第1期52-53,59,共3页覃晓丽 王少伯 袁桂阳 曹宁宁 肖慧 程洋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SCCXTD-2021-17)。
介绍了“川山×蜀水”原种性状。通过加强桑园管理、饲育管理、防微控微、防混防杂、种茧保护等关键环节的配套技术处理,提高“川山×蜀水”原种的繁育质量。
关键词:饲育 防微控微 种茧保护 技术处理 原种 繁育质量 
家蚕“蜀芳×川白”品种特性及饲育技术要点被引量:1
《四川蚕业》2018年第3期54-54,56,共2页陈敏 熊国林 陈谷 苏茂科 李建君 
“蜀芳x川白”是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育的二化性四眠双限性家蚕品种,具有健康性好、抗逆性强、易饲养、单产高、茧丝质优等特点,适合四川省各蚕区夏、秋季饲养。该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川蚕品种...
关键词:家蚕品种 品种特性 饲育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秋季饲养 四川省 抗逆性强 原种性状 
苏菊·明虎原蚕点饲养技术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8期260-260,272,共2页蔡敦刚 
对多年来在农村原蚕点繁育苏菊.明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阐述苏菊.明虎原蚕点饲养技术,包括催青管理、饲养管理、回山消毒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苏菊·明虎 原种性状 饲养管理 
雄蚕“秋华×平30”饲养技术探讨被引量:1
《蚕学通讯》2011年第4期30-31,共2页陈素娟 韩崇雷 卢志行 陈曦 
1原种性状 1.1秋华 限行皮斑中系原种,二化性四眠,滞育卵青色,良卵率99%左右,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文静。壮蚕体色青白,雌性花蚕,雄性白蚕。在繁制雄蚕杂交种时,只利用其雌蛾,故在四龄第二天应去除雄性白蚕,
关键词:雄蚕杂交种 秋华×平30 饲养技术 原种性状 滞育卵 雄性 孵化 褐色 
桑蚕新品种贵蚕7号的原种饲养及性状研究被引量:1
《农技服务》2011年第9期1259-1260,共2页黄桂辉 曾晓英 孙运朋 王晓红 罗朝斌 
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桑蚕优良新组合选七号的选育与审定[黔农育专字(2010)026号]
为了解桑蚕新品种贵蚕7号(781.57A×7532.826)的原种性状,以菁松、皓月、新杭、科明为对照,在春秋饲养新组配杂交组合对交原种781×57A、7532×826饲养及制种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原种饲育成绩较对照优良,制种成绩高,卵质优良。
关键词:贵蚕7号 饲养 原种性状 
浅谈玉米自交系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对策被引量:1
《种子世界》2009年第10期35-36,共2页邵思全 李琰聪 
大量生产实践表明,一个优良的玉米(原种)自交系,经过几年的繁殖后,往往就会出现与原种性状不相同的植株,甚至丧失该自交系的典型性状,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种性退化(混杂退化)。造成退化的原因,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有生物学...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防杂保纯工作 退化原因 混杂退化 原种性状 繁殖过程 生物学混杂 种性退化 
桑蚕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的原蚕性状研究被引量:4
《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136-138,共3页罗朝斌 代方银 姜虹 鲁成 黄桂辉 
农业部948项目"蚕桑特殊资源引进与利用研究"(2006G-39);贵州省优秀科教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家蚕有色茧品种研究及民族工艺品开发"(200598);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桑蚕新品种渝黔黄茧的示范及固色技术应用研究"(2008013)
为了掌握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2个对交原种G101和Y101的性状,为品种产业开发贮备繁种技术,以全国指定白茧对照种的对交原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和871(中系)、872(日系)为对照,以常规养蚕方法饲养原蚕,以10蛾产卵调查方法调查原种产...
关键词:桑蚕 特殊用途品种 G101 Y101 原种性状 
“两广二号”原蚕在贵州的性状表现被引量:1
《蚕学通讯》2009年第2期11-13,共3页岳宣 曾晓英 杨胜特 王殿平 麻继强 
为了掌握"两广二号"在贵州的性状表现,以便更好应用该品种,发挥其优势,以"两广二号"4个纯种为试验种,调查了发育经过、饲养成绩。结果,该品种在贵州表现较优,适应性强。"两广二号"是一对适宜于贵州并且具有发育经过短、饲养成绩优的优...
关键词:桑蚕 两广二号 原种性状 适应性 
玉米自交系混杂退化的原因与防杂保纯措施被引量:1
《种子科技》2009年第8期37-38,共2页邵思全 李琰聪 
大量生产实践表明,一个优良的玉米(原种)自交系,经过几年的繁殖后往往会出现与原种性状不相同的植株,甚至丧失该自交系的典型性状。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种性退化(混杂退化)。据多年的经验及有关资料报道,用混杂退化(纯度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混杂退化 防杂保纯措施 原种性状 原因 防杂保纯工作 繁殖过程 种性退化 
专养雄蚕新品种鲁菁×华阳的繁育技术要点
《中国蚕业》2009年第1期94-95,97,共3页管瑞英 房德文 朱勤高 李素梅 刘仁忠 韩霞 
鲁菁×华阳是一对春用多丝量专养雄蚕的杂交组合。华阳为日系限性卵色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品种,其原蚕饲育需要良好的叶质和环境技术条件:小蚕期饲喂适熟偏嫩新鲜叶,并勤饲薄喂,饲育温度相对偏高0.5~1.0℃;大蚕期需良桑饱食;各龄就眠应及...
关键词:雄蚕品种 鲁菁 华阳 原种性状 繁育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