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君

作品数:24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三台蚕种场更多>>
发文主题:蚕品种蚕茧蚕卵家蚕品种试验初报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蚕业》《蚕学通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与常规栽植经济性状比较被引量:1
《四川蚕业》2023年第4期21-24,共4页杨定乾 陈谷 李建君 何永东 罗贵祥 代虹 戴真松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SCCXTD-2021-17)。
为了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三台蚕种场于2022年秋季,以“622”快速丰产建国栽植模式和常规栽植模式为对象,开展经济性状、产量、肥培管理等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和常规栽植模式相比,“622”栽植模式桑树株高较矮,单株产叶量和亩产...
关键词:快速建园 经济性状 肥培实验 产量 
夏秋用褐圆斑限性蚕品种“0833×0816”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3年第2期21-23,共3页李建君 杨忠生 贾晓虎 曲凌云 杨玉梅 熊国林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SCCXTD-2023-17)。
从2015年开始,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择等育种手段,通过连续多年不同季别的选育,育成了抗逆性强、丝质优、易养易繁的夏秋用限性褐圆斑纹蚕品种“0833×0816”。利用该品种褐圆斑限性性状,在3~4龄分养雌雄蚕、调节雌雄蚕饲养比例,缓解...
关键词:夏秋用 褐圆斑 斑纹限性 品种 
蚕种转青卵冷藏时间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四川蚕业》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杨玉梅 李建君 曲凌云 吴波 唐金文 周旺 熊国林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SCCXTD-2023-17)。
以一代杂交种“781×7532”(正反交)为试验材料,即时浸酸后催青,转青卵设不冷藏区(对照组)、冷藏1 d、3 d、5 d、7 d、9 d、11 d、13 d、15 d、17 d、19 d、21 d、23 d、25 d和27 d等14个处理,调查孵化率、催青死卵率和蚁蚕饥饿死亡率...
关键词:蚕种 781×7532 转青 冷藏时间 孵化 
3.6%烟碱·苦参碱航空施药污染桑园调查试验初报
《四川蚕业》2022年第4期16-19,共4页李建君 罗贵祥 冯海燕 陈谷 杨定乾 戴真松 张治川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SCCXTD-2022-17)。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桑园被3.6%烟碱·苦参碱航空施药污染后,相关试验表明:因区域、地块及桑叶着生部位不同,受污染的程度有较大差异;3.6%烟碱·苦参碱对蚕LC50为0.140 mg/L,残毒期55 d左右,对蚕剧毒,桑园及周边应禁止使用;饲喂受污染的桑...
关键词:烟碱·苦参碱 桑园 养蚕 航空施药 中毒 
不同单位保育“781”原原种繁育成绩比较
《四川蚕业》2022年第4期29-31,共3页周旺 陈谷 任桂华 曲凌云 杨玉梅 熊国林 李建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2-17)。
不同单位保育的“781”系统在母种饲育成绩上各有优劣。为进一步比较不同系统的繁育成绩差异,利用四川省三台蚕种场与凉山州蚕种场保育的“781”系统生产3种类型的原原种繁育原种,结果显示:三台场保育的“781”品种茧质成绩较好,凉山州...
关键词:保育 781 蚕品种 原原种繁育 
3.6%烟碱·苦参碱航空施药污染桑园调查试验初报
《四川蚕业》2022年第3期27-30,共4页李建君 罗贵祥 冯海燕 陈谷 杨定乾 戴真松 张治川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SCCXTD-2022-17)。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桑园被3.6%烟碱·苦参碱航空施药污染后,相关试验表明:因区域、地块及桑叶着生部位不同,受污染的程度有较大差异;3.6%烟碱·苦参碱对蚕LC_(50)为0.140 mg/L,残毒期55 d左右,对蚕剧毒,桑园及周边应禁止使用;饲喂受污染...
关键词:烟碱·苦参碱 桑园  航空施药 
褐圆斑基因对蚕品种性状影响的试验初探
《四川蚕业》2022年第2期15-17,共3页曲凌云 陈谷 李建君 陈敏 熊国林 江平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2-17)。
限性褐圆斑斑纹明显易分辨,可在家蚕幼虫3、4龄鉴别雌雄蚕,缓解后期鉴蛹劳动力紧张问题。为了解褐圆斑基因是否影响蚕品种健康性及茧质成绩,2017年、2020年在褐圆斑基因导入过程的不同时期,调查了褐圆斑群体与褐圆斑隐性群体的饲育成绩...
关键词:蚕品种 褐圆斑 健康性 茧质成绩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四川蚕业》2021年第4期42-45,共4页罗贵祥 李茂生 杨定乾 李建君 陈谷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1-17)。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应用在蚕种生产上,结果表明:吡虫啉残毒期为30 d。药后3 d对桑蓟马防效达到最大,最高防效为84.38%。残毒期后对家蚕饲育安全,全茧量吡虫啉2000倍与吡虫啉1000倍存在显著差异。吡虫啉2000倍较吡虫啉1000倍、空白对照...
关键词:吡虫啉 残毒期 防效 桑蓟马 
现行家蚕品种导入sch基因方法创新与实践
《四川蚕业》2021年第2期23-25,29,共4页熊国林 陈谷 李建君 陈敏 江平 鞠中华 曲凌云 周旺 苏茂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SCCXTD-2021-17)。
蚕业生产上,雄蚕茧品质好,净度优,纤度细,缫丝等级高且体质强健,虫蛹生命力强、茧层率高、茧丝长,出丝率较雌蚕高20%左右,实现专养雄蚕是提质增效的关键措施之一。位于Z染色体21.5点位的伴性赤蚁sch基因(隐性),不仅控制伴性赤蚁性状,而...
关键词:茧丝长 出丝率 净度 高温干燥 蚕业生产 体质强健 茧层率 温敏特性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四川蚕业》2021年第2期49-50,共2页罗贵祥 李茂生 杨定乾 陈谷 李建君 陈继久 陈雪 刘渝铃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1-17)。
桑园野外昆虫严重危害桑叶产量、质量,部分野外鳞翅目昆虫携带的微粒子病原与家蚕互感[1],对桑蚕种质资源保存及研发利用、蚕种生产等存在潜在威胁。近年来,由于气候温暖、湿度较高,加上某些蚕农盲目加大农药使用量、未及时翻耕除草等,...
关键词:桑叶产量 农药使用量 蚕种生产 微粒子病 越冬能力 种质资源保存 绿色防控技术 农艺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