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作品数:10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市北辰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药疗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神经妥乐平亚健康失眠网络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山东中医杂志》《湖南中医杂志》《中国医疗设备》《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北辰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互相关方法的磁刺激穴位对亚健康失眠者的脑网络分析被引量:6
《中国医疗设备》2018年第2期27-32,共6页吴霞 于洪丽 丁为国 郑威 陈静 魏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844;51377045;6157118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6202128)
亚健康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针灸对失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存在不易量化等问题。磁刺激与电刺激的神经机理相似,同时磁刺激具有更突出的优点。本文对亚健康失眠者进行了磁刺激穴位实验,采用互相关算法...
关键词:磁刺激 亚健康失眠 脑功能网络 穴位 
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磁刺激穴位对亚健康失眠的脑功能网络分析被引量:8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年第2期228-235,共8页郑威 于洪丽 丁卫国 吴霞 徐桂芝 郭磊 陈静 魏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844,51377045,6157118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6202128)
脑功能网络是揭示大脑精神活动的重要体现,对于亚健康失眠的脑网络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算法建立脑功能有向网络实现了各级脑电之间的有向信息连通,更是对失眠基于脑电的探究。本文利用Neuroscan128导脑电实验仪采集9...
关键词:失眠 脑功能网络 格兰杰因果关系 贝叶斯信息准则 磁刺激穴位 
隔药灸治疗高脂血症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湖南中医杂志》2017年第9期93-95,共3页陈静 
天津市北辰区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5/SHGY/17)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不能耐受降脂药物的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35例不能耐受降脂药物的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隔药灸治疗,取中脘、神阙、双侧脾俞、双侧肝俞,每穴30min,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和肝肾功能指标的...
关键词:高脂血症 中医药疗法 隔药灸 
针刺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湖南中医杂志》2014年第7期101-102,共2页陈静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预防并发症以及必要的营养支持补液治疗等。同时配合康复...
关键词:针药结合 肩手综合征 针刺疗法 神经妥乐平 
天降血栓通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湖南中医杂志》2014年第6期25-27,共3页陈静 邵淑娟 
目的:观察天降血栓通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天降血栓通丸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中医药疗法 天降血栓通丸 
天降血栓通丸治疗高脂血症对照观察被引量: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年第12期4-5,共2页陈静 王颖 许可 邵淑娟 
天津市北辰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1071
[目的]观察天降血栓通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天降血栓通丸治疗,对照组用血脂康胶囊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
关键词:高脂血症 天降血栓通丸 血脂康胶囊 中医药疗法 对照观察 
中风后抑郁症中医治疗近况
《山东中医杂志》2009年第11期816-818,共3页陈静 
从病因病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研究及文献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3篇。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 中药疗法 辨证论治 针灸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10例被引量:3
《天津中医药》2006年第4期311-311,共1页邵淑娟 陈静 
关键词: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辨证分型 中药疗法 
舒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36例被引量:1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26-26,共1页陈静 
关键词:舒预定眩汤 治疗 颈性眩晕 中医药疗法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病急性期临床观察被引量:12
《天津中医》2000年第1期11-12,共2页张永悦 邵淑娟 施乐 陈静 
采用以补阳还五汤加味应用于中风病早期,临床显示按发病时间统计为发病1~3天就诊为观察组,其治愈显效率908%,明显高于发病3天以后就诊的对照组,其愈显率65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功能恢复及致残率比较亦有显著性...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中风 急性期 中医药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