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自交系玉米配合力杂种优势杂交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玉米科学》《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9810的间接利用价值研究被引量:2
《玉米科学》2003年第3期34-36,共3页李玉玲 陶华 台国琴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研究。
通过对8个(9810×国内系)后代选系与国内属于不同优势类群的4个骨干自交系杂交组配的32个测交组合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南斯拉夫自交系9810具有较高的间接利用价值,在8个优良后代选系中,有2个选系的GCA为显著和极显著正值,...
关键词:南斯拉夫 玉米 自交系 间接利用价值 优势类群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单株产量 
引进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类群划分与利用被引量:4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19-24,共6页李玉玲 陶华 陈绍江 
河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9910 10 2 31)
用 7个国内不同类群自交系测定了 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GCA和SCA ,分析了被测系的种质特点、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和途径以及测验种在生产上的商用价值。结果表明 :被测系可分为 5类 ,所代表的种质基础较广泛 ;980 9单株产量的GCA最高 ...
关键词:南斯拉夫玉米 自交系 类群 划分 利用 配合力 
利用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改良478的效果初报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李玉玲 张亚丽 陶华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研究
通过对 14个 (478×外引系 )后代选系与国内属于不同优势类群的 8个骨干自交系杂交组配的 5 6个测交组合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南斯拉夫自交系 980 4、 980 5、980 6改良 4 78是可行和有效的 ,在 14个 (478×外引系 )优...
关键词:南斯拉夫 玉米 自交系 改良效果 穗粒性状 
南斯拉夫玉米杂交种的间接利用价值研究初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305-308,共4页李玉玲 陶华 台国琴 朱琳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991010231)
通过对选自南斯拉夫玉米杂交种的10个优良S3代选系与国内属于不同优势类群的6个骨干自交系杂交组配而成的60个测交组合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研究了引进南斯拉夫材料杂交种的间接利用价值.结果表明,10个优良杂交种后代选系的GCA,SCA...
关键词:南斯拉夫 玉米 杂交种 间接利用价值 自交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与利用被引量:5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02-205,共4页李玉玲 陶华 王延召 贾建修 孔凡杉 靳秋生 张志梅 
河南省科委攻关项目( 9910 10 2 31)
以 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为母本 ,7个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系为父本 ,组配成 6 3个测交组合 ,研究了南斯拉夫自交系 7个性状的配合力 .结果表明 ,980 9各性状的GCA均为显著正值 ,组配出的 980 9×S2 2 杂交组合较对照增产41 6 ...
关键词:南斯拉夫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玉米 
南斯拉夫玉米杂交种穗粒结构初步分析被引量:3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12-314,共3页陶华 李玉玲 郑彩 
河南省科委攻关项目 !(9910 10 2 31)
对 33个南斯拉夫玉米杂交种产量和穗粒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与国内对照杂交种有关性状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行粒数、千粒重是决定其产量的直接因素 ,穗长和出子率主要通过行粒数间接影响杂交种产量 ,穗行数的作用较小 .该批杂交种...
关键词:玉米 穗粒结构 杂交种 产量 南斯拉夫 种质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