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凤

作品数:4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锈菌目锈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被引量:15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1期37-39,共3页李晓 杨晓蓉 何文凤 杨家秀 杨远明 程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3~1995年,对四川和贵州两省的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四川、贵州两省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以1号小种为主,占鉴定总数的74.1%,2号小种占11.8%,3号小种占4.3%,还有...
关键词:玉米 大斑病 变异 
四川玉米新杂交种及自交系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植物医生》1998年第5期24-25,共2页张帆 李晓 杨晓蓉 杨家秀 何文凤 李云鹤 
玉米是四川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70万公顷。常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大、小斑病、丝黑穗病及多种叶斑病和虫害发生。为了确保四川玉米持续稳产、高产,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从“七·五”开始配合育种攻关项目,承担了全省玉...
关键词:玉米 杂交种 自交系 抗病性 
四川小麦主要生产品种(系)分小种抗条锈性鉴定被引量:6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6期550-553,共4页杨家秀 李晓 李云鹤 何文凤 刘述英 罗怀海 王心溶 
1995年,用优势条锈小种条中29号,条中30,31号及混合菌种对我省60个小麦生产品种(系),进行分小种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我省绝大多数小麦品种(系)抗条中29号及其以前菌系;感条中30和31号新菌系。
关键词:小麦 锈菌目 抗病性 锈病 四川 
玉米青枯病菌分离及田间发病调查
《西南农业学报》1993年第A00期101-103,共3页杨家秀 李晓 杨晓蓉 何文凤 
1991年对我省6个县(市)的49份玉米青枯病病株进行分离。其中腐霉(Pythium),占75.5%,青霉(Penicjllium),占57.1%;镰刀菌(Fusarium),占12.5%;细菌(Bac-teria),占10.2%;丝核菌(Rhizoctonia),占4.0%。并对9个县(市)的生产推广品种,抗...
关键词:玉米 青枯病 病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