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伟

作品数:14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臭氧东亚季风对流层臭氧污染过程卫星遥感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学报》《环境化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碳中和情景下我国CO_(2)与O_(3)前体物协同减排特征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2025年第4期2230-2239,共10页金宇翔 侯雪伟 洪蕾 赵天良 周逸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1204);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2h11020008)。
基于中国未来排放动态评估模型(DPEC)预估的排放清单,分析了碳中和情景下二氧化碳(CO_(2))、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_(x))的人为排放时空变化特征,并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中两个SSP1情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DPEC碳中...
关键词:碳中和情景 人为排放 DPEC SSP 
长三角地区近地层臭氧高值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环境化学》2025年第3期876-889,共14页牟显金赞 侯雪伟 朱小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1204);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B05);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2h11020008)资助.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近地层臭氧污染现状及成因,对2018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三年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中的臭氧、二氧化氮和同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气候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ECMWF ERA5)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至2020年间...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臭氧污染 时空特征 平流层—对流层输送. 
碳中和情景下人为排放对全球对流层臭氧的影响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6期3517-3530,共14页王欣玥 张佳蕾 侯雪伟 吴儒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3701204);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23B05)。
本文采用地球系统模式,以未来碳中和排放清单和平流层示踪物O_(3)S为基础,揭示了未来对流层O_(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碳中和排放情景下,特别在冬春季节,全球范围内的NO_(x)人为排放和飞机排放量均显著降低,这使得...
关键词:碳中和排放情景 对流层臭氧 人为排放 CESM2 平流层贡献 
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对流层臭氧变化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1
《气候与环境研究》2023年第1期103-116,共14页侯雪伟 朱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2021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1204。
自2020年新冠疫情(COVID-19)爆发以来,各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人员流动限制或封控,致使全球范围内氮氧化物(NO_(x))、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氮(CO)、细颗粒物(PM2.5)等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大幅度降低,而作为二次污染物的臭氧(O_(3))在各...
关键词:新冠疫情 氮氧化物 对流层臭氧 臭氧控制区 未来变化 
南京及周边黑碳气溶胶对臭氧影响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被引量:6
《大气科学学报》2021年第4期626-635,共10页朱彬 智利蓉 卢文 高晋徽 侯雪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05096,41575148)。
利用南京地面站点2016—2017年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BC)和臭氧(O_(3))逐小时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季节BC与近地面O_(3)的关系。结果表明,高BC(高于平均值)影响下的O_(3)质量浓度值明显比低BC(低于平均值)影响下的O_(3)质量浓度值...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光化学臭氧 观测分析 数值模拟 
全球近地层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被引量:3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第7期3004-3016,共13页费冬冬 侯雪伟 魏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5096,41705119)。
根据东亚酸沉降网(EANET)和全球温室气体数据中心(WDCGG)等观测资料,对比各地区近地面O_(3)的季节变化特征,在全球大气化学传输模式MOZART-4中引入在线源追踪方法,结合收支分析,确认各项作用对不同地区O_(3)的贡献量.研究表明,模拟结果...
关键词:对流层O_(3) 全球大气化学模式 在线源追踪 O_(3)收支 季节变化 
洲际传输对我国对流层臭氧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第2期537-547,共11页吕鑫 侯雪伟 卢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05096)。
采用MOZART-4模式并引入在线源追踪方法量化分析北美和欧洲对我国对流层臭氧(O3)的贡献,整体来说模拟值能较好地与观测值对应.结果表明,北美和欧洲对流层对我国近地层O3贡献较低,夏季体积分数分别为0.3×10^(-9)和0.6×10^(-9);冬季略高...
关键词:臭氧 在线源追踪方法 季节变化 前向轨迹 洲际传输 
一次冷锋过程中我国区域空气污染边界层特征被引量:3
《中国环境科学》2020年第10期4284-4291,共8页张晨 朱彬 刘晓慧 侯雪伟 牟南南 康汉青 王丽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544229,41575148);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344051901059)。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和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针对2015年3月7~11日一次冷空气南下的锋面天气过程中,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了高空各层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本次过程中污染区域由北至...
关键词:空气污染 天气系统移动 边界层结构 多层逆温 
稳定天气形势下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重度污染过程气象成因解析被引量:12
《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第5期1575-1586,共12页成莹菲 侯雪伟 朱彬 卢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05096,4160509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No.2016YFA0602003)。
基于空气质量数据、天气图、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秒探空资料以及高分辨率的降水数据,剖析了2015年12月19—27日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次大范围重度污染过程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中,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受到东路冷高压、...
关键词:京津冀 长三角 重度污染 天气形势 
石家庄一次持续性霾过程形成原因及气溶胶垂直探空分析被引量:12
《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824-832,共9页杨洋 王红磊 侯雪伟 董晓波 朱莉莉 范根昌 赵有龙 
河北省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No.15ky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91544229,41275143);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No.201402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为了研究石家庄冬季霾过程的形成原因及污染物变化特征,对2015年12月17—26日一次持续性霾过程中地面气象要素、天气背景场、PM(PM_(2.5)和PM_(10))、气态污染物(SO_2、CO、NO_2和O_3)、边界层垂直结构和数浓度垂直分布进行了综合观测分...
关键词: PM2.5 气溶胶 数浓度 垂直分布 石家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