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莹柱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贻贝密度泛函DOPA膜蛋白二羟基苯丙氨酸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生命的化学》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IL-18与IL-18R分子对接计算发展模拟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被引量:1
《化学通报》2022年第12期1510-1516,1482,共8页冯悦 邱菊辉 贺佳佳 王伯初 冯莹柱 
2020年度重庆市永川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CSTC,2020NB0219);2019年度重庆文理学院人才引进项目(R2019SXY12);2020年度重庆大学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CQKLBST-2020-004);2020年重庆市教委研究计划项目(KJQN202001334);2021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cstc2021jcyj-msxmX0438)资助。
本文采用高性能的Discovery Studio 2021(DS2018R2)大分子计算模拟软件,在RCSB PDB数据库中调用蛋白质文件建立其立体结构,应用ZDOCK程序算法探究IL-18亚基(AB亚基或B亚基)与IL-18R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与构象变化,计算找到了相互作用界...
关键词:膜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IL-18与IL-18R分子模拟对接计算 ZDOCK 
式根岛海绵活性物质及功能宏基因组学的应用
《化学学报》2013年第7期991-998,共8页贺蕊 王伯初 祝连彩 王亚洲 冯莹柱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CQDXWL-2012-130)资助~~
式根岛海绵及其高度复杂的共生体系是生物活性物质的丰富重要来源,产生以calyculins为主要成分的毒性物质.活性物质含量低,使得直接从海绵分离大量活性物质不可取.海绵共生菌是活性物质的主要生产者,但是大部分的共生菌是不可培养的,使...
关键词:式根岛海绵 活性成分 功能宏基因组 非培养依赖型 
GPCR和CaCC信号传导中的钙信号网络
《生命的化学》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冯莹柱 王伯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337)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作为最大的一类人膜蛋白受体家族和最重要的药物靶标而倍受关注,其中钙离子在细胞内信号传导级联放大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阐述了GPCR和钙激活的氯离子通道蛋白(calcium-activated chlorid...
关键词:钙信号网络 G蛋白偶联受体 钙激活的氯离子通道蛋白 
HClO对贻贝粘附单元DOPA氧化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第7期917-920,共4页陈双扣 王伯初 周太刚 冯莹柱 梁华民 杨丽君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200707C1B0150252)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贻贝粘附单元DOPA(3,4-二羟基苯丙氨酸)的结构与性质,得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电荷分布、反应活性及热力学等参数,表明:DOPA苯环易与HClO(次氯酸)发生亲电取代反应(1),生成3-氯-4,5-二羟基苯丙氨酸,阻...
关键词:密度泛函 DOPA 贻贝粘附蛋白 HClO 
HClO致DNA碱基dG氧化损伤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2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第5期599-602,共4页冯莹柱 王伯初 陈双扣 周太刚 杨丽君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优博资助项目(200707C180150252)
HClO与碱基dG的反应是致DNA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HClO致DNA碱基dG氧化损伤的的反应机理,在DFT(BLYP/GGA)水平上将反应过程中主要反应物、产物的几何构型全优化,确认中间体和过渡态,计算了反应路径的能量。尤其详细...
关键词:HCIO 鸟嘌呤(dG) 氧化损伤 密度泛函 
DOPA醌在Cu(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第6期686-690,共5页周太刚 王伯初 陈双扣 冯莹柱 梁华民 杨丽君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
采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GGA)的BLYP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以原子簇Cu41为模拟表面,对DOPA醌分子在Cu(100)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邻的羰基垂直吸附在表面的桥位是其...
关键词:苯丙氨酸-3 4-醌(DOPA醌) Cu(100)表面 表面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贻贝的黏着机制被引量:4
《生命的化学》2007年第6期490-494,共5页王伯初 周太刚 陈双扣 冯莹柱 
贻贝通过足丝(byssus)分泌的贻贝黏着蛋白质(mussel adhesive protein,MAP)能附着在海水中的任何有机物和无机物表面,目前认为贻贝黏着蛋白质中含高浓度特殊的氨基酸DOPA(3,4-二羟基苯丙氨酸)在贻贝黏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DOPA能直...
关键词:贻贝黏着蛋白质 3 4-二羟基苯丙氨酸 交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