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安

作品数:6被引量:10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茶树脂氧合酶酶学毕赤酵母酵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茶叶》《应用昆虫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茶叶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内共生菌Wolbachia的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被引量:9
《应用昆虫学报》2016年第4期782-792,共11页周孝贵 付建玉 刘守安 毛腾飞 肖强 陈学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5-TRICAAS)
【目的】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及其近缘种灰茶尺蠖E.grisescens体内共生菌Wolbachia进行分子鉴定,确定两者体内Wolbachia的感染率及其进化地位,为进一步探讨其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olbachia的16...
关键词:茶尺蠖 灰茶尺蠖 WOLBACHIA 16S rRNA FTSZ WSP 序列分析 
7种寄主和非寄主植物气味对茶尺蠖成虫行为的调控效应被引量:41
《生态学报》2010年第18期4993-5000,共8页江丽容 刘守安 韩宝瑜 欧阳立明 
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2008C02007);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8D70015);中国计量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课题
为探讨茶园生态系中植物气味对茶尺蠖成虫行为的影响,遂以茶园群落中7种常见植物新鲜嫩梢为味源,设1.5、5.0、7.5、10.0、15.0、20.0g和30.0g剂量,洁净空气为CK1,用Y型嗅觉仪对茶尺蠖成虫进行的剂量反应结果为:①剂量为1.5g时寄主薄荷...
关键词:茶尺蠖成虫 寄主植物 非寄主植物 引诱 驱避 植物气味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6
《生态学报》2010年第15期4221-4233,共13页穆丹 付建玉 刘守安 韩宝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25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90531)
长期受自然界的非生物/生物侵害,植物逐步形成了复杂的防御机制,为防御植食性昆虫的为害,植物释放虫害诱导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HIPVs是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关键词: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 激发子 信号转导 代谢 调控机制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茶树病害监测和防御中的作用研究现状被引量:7
《中国茶叶》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刘守安 王梦馨 韩宝瑜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7001);分析测试基金(2008F70061)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病害互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病害胁迫下植物挥发物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且这些挥发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检测,有望用于病害监测。植物挥发物的许多组分具有抗菌作用,一些组分还能作为植...
关键词:植物 挥发性物质 病害监控 信号分子 
茶树Mn-SO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234-238,共5页刘守安 韩宝瑜 付建玉 秦华光 
浙江省青年人才专项(R304451)资助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茶树嫩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2b(+)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msod,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获得转基因工程菌BL21-pET/msod。在1 mmol.L-1异丙基硫代-β-半乳糖苷(...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 茶树嫩叶 原核表达 
茶炭疽病菌毒素的致病活性及理化性质初探被引量:9
《茶叶科学》2007年第2期153-158,共6页刘守安 韩宝瑜 付建玉 崔林 李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二级岗位杰出人才科研基金课题(2002-382);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基金资助课题
研究发现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产生有致病力的外毒素,引起茶树叶片坏死,形成枯斑,类似于病原菌侵染形成的症状。对该菌的培养毒素滤液进行了生物测定,以探讨最佳产毒条件和理化性质。得最佳产毒条件:pH=5.0、2...
关键词:茶炭疽病菌 生物测定 培养条件 毒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