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陵

作品数:25被引量:10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皮瓣修复整复术唇裂额颞部微小切口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中国临床医学》《临床外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窥镜技术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11
《中国美容医学》2017年第6期24-27,共4页柴筠 吕金陵 
内窥镜技术自九十年代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以来,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可视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的各类手术,开启了微创整形美容领域的新时代,推动了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内窥镜发展历史,内窥镜基本构成,内窥...
关键词:内窥镜 整形外科 乳房整形 腹壁整形 面部整形 
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2
《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第6期852-855,共4页黎冻 吕金陵 
20世纪90年代初,A型肉毒毒素开始应用于美容整形外科,由于其微创、安全、高效,对患者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影响而倍受亲睐,近十年来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拟对其在美容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美容整形外科 A型肉毒毒素 整形外科领域 进展综述 微创 安全 生活 学习 
两侧菱形移位皮瓣修复外阴癌切除后缺损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12期47-48,共2页黄玉珍 王文萍 魏有志 吕金陵 
目的探讨外阴癌行广泛外阴切除后缺损修复式的改良。方法对3例外阴癌患者利用两侧大腿根部的菱形皮瓣移位修复外阴创面缺损。结果经菱形移位皮瓣修复外阴癌切除后缺损的术后病人,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3年,疤痕轻,外阴丰满,无复...
关键词:外阴癌 切除后 缺损 皮瓣修复 移位 患者 疤痕 例外 目的 
轮廓线切口入路行唇裂术后畸形整复术被引量:1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年第2期77-79,共3页吕金陵 董继英 高凤山 
目的 探寻一种功能和外观满意 ,术后上唇不再遗留或减少手术瘢痕的唇裂术后畸形整复方法。方法 采用鼻唇沟、唇红缘等轮廓线切口入路 ,于皮下进行唇裂术后畸形功能性整复。结果 应用该法行手术 15例 ,其中双侧唇裂术后畸形 4例 ,单...
关键词:唇裂 再手术 轮廓线切口 
导针埋线法额颞部提紧术被引量:5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吕金陵 刘瑞华 黎冻 高凤山 董继英 
目的 为了避免传统的面部提紧术所产生的头皮瘢痕、脱发、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等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发际内微小切口入路行额颞部潜行分离 ,将松垂的皮肤及筋膜上移、提紧 ,舒展皱纹 ,切除或破坏形成皱纹的肌肉。结果 临床...
关键词:微小切口 导针埋线 面部提紧术 
自制麻醉液灌注装置在肿胀吸脂术中的应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年第3期172-172,I002,共2页吕金陵 杨云霞 魏有志 高凤山 董继英 
关键词:临床应用 麻醉液灌注装置 肿胀吸脂术 
微小切口导针埋线的额颞部除皱术被引量:14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吕金陵 刘瑞华 黎冻 高凤山 董继英 
目的 避免传统面部除皱术所产生的头皮瘢痕、脱发、创伤较大、恢复时间长等不良反应。方法 对 6 8例额颞部皮肤皱纹的求术者采用发际内微小切口入路 ,额颞部皮下潜行分离 ,将松垂的皮肤及筋膜上移、提紧 ,舒展皱纹 ,切除或切断形成皱...
关键词:微小切口 导针埋线法 除皱术 额颞部 
双侧菱形筋膜皮瓣修复外阴癌切除后缺损被引量:7
《中国临床医学》2001年第6期622-623,共2页魏有志 许涛 黎明 吕金陵 
目的 :探讨外阴癌行广泛外阴切除术后缺损修复术式。方法 :对 5例外阴癌患者利用其会阴部及股后侧的菱形移位筋膜皮瓣一期修复外阴广泛切除术后局部缺损。结果 :采用该术式修复的 5例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 ,随访 2~ 3年局部瘢痕较轻 ,外...
关键词:外阴癌 皮瓣缺损 双侧菱形筋膜皮瓣 修复 
两侧菱形移位皮瓣修复外阴癌切除后缺损
《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453-453,450,共2页黄玉珍 王文萍 吕金陵 
目的 探讨外阴癌行广泛外阴切除后缺损修复术式的改良。方法 对3例外阴癌患者利用两侧大腿根部的菱形皮瓣移位修复外阴创面缺损。结果 经菱形移位皮瓣修复外阴癌切除后缺损的术后病人,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3年,疤痕轻,外阴丰满,...
关键词:外阴癌 外阴切除 皮瓣修复 菱形移位皮瓣 
斜S形皮下组织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7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0年第4期188-189,共2页高凤山 戴赛民 吕金陵 
目的 对颜面部各种病变组织切除后形成的软组织缺损 ,探索一种更为满意的修复方法。方法 在缺损区的邻近设计并制作一斜S形皮瓣 ,以皮下组织为蒂 ,斜形方向移位修复创面 ,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 临床应用46例 ,无术后并发症 ,随访 3~...
关键词:皮下组织蒂 皮瓣 面部 组织缺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