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全安

作品数:16被引量:14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青枯病病原菌镰刀菌玉米青枯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植物保护学报》《作物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硫酸锌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被引量:20
《植物保护》1999年第2期23-25,共3页王晓鸣 吴全安 张培坤 
硫酸锌1000倍液对肿囊腐霉与禾谷镰刀菌的抑菌半径分别为16mm、2mm,而同一浓度的杀菌剂普力克为34mm与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6gZnSO4分批施入再接肿囊腐霉的发病率在25%~17%,接禾谷镰刀菌的发...
关键词:硫酸锌 玉米 茎基腐病 防治 
玉米青枯病病原腐霉对其伴生镰刀菌的影响被引量:14
《植物病理学报》1997年第3期251-256,共6页陈绍江 宋同明 吴全安 
本试验以玉米青枯病病原肿囊腐霉(PythiuminflatumMalthews)与禾生腐霉(Pythiumgramlnico-laSubram)为材料,着重研究了两种腐霉的生长与代谢对其伴生病原禾谷镰刀菌(Fusar...
关键词:玉米 青枯病 镰刀菌 
玉米青枯病病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41-45,共5页陈绍江 宋同明 吴全安 
博士后基金
着重研究了玉米青枯病病原禾生腐霉(PythiumgraminicolaSubram)和肿囊腐霉(P.inflatumMatth.)与其伴生病原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iumSchw.)间代谢水平上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腐霉代谢产物对禾谷镰刀菌的生长有刺激作...
关键词:玉米青枯病 病原菌 代谢产物 生物学效应 腐霉菌 镰刀菌 互作 
新疆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5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29-36,共8页杨山山 郝彦俊 邱荣芳 王晓鸣 吴全安 
5年来从全疆10个地州18个县市对近百个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田的典型青枯病株分离、鉴定出腐霉(Pythium)属3个种、镰刀菌(Fusarium)属2个种,分别对5个种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进行苗期和成...
关键词:玉米 青枯病 腐霉菌 镰刀菌 分离 鉴定 
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2
《植物病理学报》1997年第1期29-35,共7页吴全安 朱小阳 林宏旭 金加同 王桂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1985~1995年期间,先后对国内16个省、市、区的1394份玉米青枯病株进行分离,腐霉的分离频率为63.8%,而镰刀菌则为36.4%。两菌在各省市区的分离频率不尽相同。深入研究的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分离部位、...
关键词:玉米 青枯病 病原菌 致病性 
玉米青枯病发生调查与病原鉴定初报被引量:4
《广西植保》1996年第3期1-5,共5页张培坤 吴全安 李石初 
玉米青枯病在广西、广东、湖南、海南等省(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率一般20%~30%,严重的达80%以上。其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普通型。病害的发生与品种、气候、土壤、栽培技术等关系密切,病害导致的损失与病级成正相关。病...
关键词:玉米 青枯病 腐霉菌 病原 鉴定 
玉米青枯病病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效应分析(简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8-8,共1页陈绍江 宋同明 吴全安 
关键词:玉米 青枯病 病原菌 代谢产物 生物学效应 
寄生玉米的6种腐霉及其致病性研究被引量:35
《植物病理学报》1994年第4期343-346,共4页王晓鸣 吴全安 刘晓娟 马国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从国内12省、自治区、直辖市玉米植株上分离出腐霉菌菌株,依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长抑制温度,以及产生的有性与无性器官,鉴别出6个腐霉种:棘腐霉(Pythium acanthicum Drechsler),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Edson)Fitzpatrick),强...
关键词:玉米 青枯病 棘腐霉 瓜果腐霉 强雄腐霉 致病性 
玉米品种(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研究被引量:1
《作物品种资源》1993年第3期12-13,共2页王连生 刘克明 刘玉瑛 苏海 朱小阳 吴全安 
鉴定了57个玉米品种(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选出部分抗病品种。对17个品种进行了青枯病产量损失测定,表明因青枯病所致玉米百粒重减轻约15%。提出了以产量损失率划分抗病性的标准。
关键词:玉米 青枯病 鉴定 产量 抗病性 
玉米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测定被引量:1
《河北农业科学》1993年第2期21-24,共4页王连生 刘克明 刘玉英 苏海 朱小阳 吴全安 
1990—1991年,鉴定了57个玉米品种对青枯病的抗病性,并对22个品种进行了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穗粒重损失率(Pk)、百粒重损失率(Ph)与病株率(Ⅰ)均无相关性,得出了穗粒重损失率与百粒重损失率的关系公式。通过产量损失率分析,探讨了玉...
关键词:玉米 青枯病 产量 抗病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