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生

作品数:30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流动注射分析色谱峰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法分散度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分析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分析测试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测定死时间的彼—哈希法和安布鲁斯法的关系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83-85,共3页吴国胜 吴明元 吴宁生 
深入详尽地讨论气相色谱法中测定死时间的Peterson-Hirsch法和Ambrus法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前者为后者的一个特例,后者为前者的延伸。在使用3个等间隔的同系物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时,两个方法是同样的。
关键词:死时间 测定 哈希 气相色谱法 保留时间 化合物 同系物 等间隔 
气相色谱中多种死时间测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色谱》2004年第4期460-460,共1页苏红伟 吴宁生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死时间 Ambrus法 Peterson-Hirsch法 Guardino法 
单道流路中样品分散与管路体积的关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600-604,共5页吴宁生 吴国胜 胡乃梁 
论文经推导和实验证实 :单道流路系统中样品分散与管路体积的关系可表示为线性关系 .对应于流出曲线极大值的流体元一经分散 ,分散系数的增量与所通过的管路体积的增量成正比 .在一合适的范围内 ,一细反应管可用另一管体积相同而管径不...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 分散系数 管路体积 反应管长度 反应管内径 单道流路系统 样品分散 
流动注射分析中样品分散与反应管长或载流流速关系被引量: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717-721,共5页吴宁生 周德辉 
根据串联釜模型,流动注射分析中样品分散系数D与反应管长L的关系可表示为:D= a + bL+ clnL;在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时,分散系数与载流流速Q的关系可表示为:D= Q/(a′+ b′Q+ c′ln Q) ,式中,a,b ,...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 样品分散 反应管长 载流流速 
流动注射分析法响应曲线的方差和样品分散
《分析试验室》1998年第3期47-49,共3页吴宁生 吴国胜 
根据串联釜模型,考察了响应曲线的方差与各变量(反应管长,载流流速和进样体积)间的关系以及方差与相应分散系数的关系。只有在载流流速和进样体积一定时,才能以方差表征分散系数。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 方差 分散系数 响应曲线 FIA 
流动注射分析中提高线性范围的一种方法被引量:1
《分析试验室》1998年第1期76-76,共1页吴国胜 吴宁生 
经证明,在流动注射分析中使用光度检测器和进样体积一定时,下式成立:c=a+bln(1-h/h0)。式中c为试样浓度,a和b为与实验条件有关的系数,h和h0分别为试样峰和定态时的峰高。h0几乎不随浓度增加而变化。应用此...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 光度检测 线性范围 
流动注射分析系统混合釜数的测量
《分析化学》1997年第12期1420-1422,共3页吴宁生 程宏茂 
根据串联釜模型,提出一个计算流动注射分析系统混合釜数的关系式,此关系式为式中,α为系统混合釜数,W0.25为由系统所得响应曲线峰高1/4处的峰宽,tp为响应曲线起峰点至峰极大处所经历的时间。W0.25和tp的单位应相同。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 混合釜模型 峰宽 响应曲线 
流动注射分析中混合釜体积与进样量的关系
《分析化学》1997年第7期765-767,共3页吴宁生 吴国胜 史文娟 
在流路系统和载流流速一定且进样体积不大于反应器体积的0.45倍时,系统混合釜总体积Vm与进样体积Sv的关系可表示为:Vm=(a+bSv)/(1+Sv),a和b为与实验条件有关的常数。单釜体积为定值,与进样体积无关,在...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 串联釜模型 混合釜 进样量 
色谱峰拐点和底宽的经验表示式
《色谱》1997年第4期314-315,共2页史文娟 苏红伟 吴宁生 
根据EMG函数和线性回归,给出了色谱峰两拐点与峰顶在横轴上投影距离的表示式,给出了底宽和半高峰宽或1/10峰高处峰宽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在不对称度为1.09~3.00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
关键词:EMG函数 拐点 底宽 色谱峰 
摩尔响应值与分子连接性指数关系的再研究被引量:4
《色谱》1997年第3期181-184,共4页苏红伟 吴宁生 史文娟 
对链烷烃、链烷醇、苯系列和酮类化合物选择适当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用摩尔响应值对它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分子连接性指数 摩尔响应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