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百灵

作品数:9被引量:3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品种资源研究品种资源大豆大豆品种资源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Ⅶ.品种抗病虫特性被引量:2
《吉林农业科学》1991年第1期4-8,共5页吕景良 吴百灵 岳德荣 孙永吉 吴桂荣 
鉴定筛选大豆病虫抗源是大豆抗病虫育种的基础。1980—1986年,鉴定了814份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对我省大豆主要病虫—大豆花叶病毒病、孢囊线虫1号和3号生理小种、霜霉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及大豆蚜虫的抗性。其中地方品种685份(包括78...
关键词:大豆 品种资源 抗病虫特性 
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被引量:26
《作物学报》1990年第4期349-356,共8页吕景良 邵荣春 吴百灵 梁岐 吴桂荣 
测定2341份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5种脂肪酸含量。以亚油酸含量最高,45—62%。平均含量依次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硬脂酸。分析比较结果,各脂肪酸含量,不同种皮色、脐色、结荚习性、叶形和花色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棕榈酸、...
关键词:大豆 品种资源 脂肪酸 东北地区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 Ⅵ.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被引量:1
《吉林农业科学》1990年第1期6-9,共4页吕景良 吴百灵 张明 胡传璞 衣翠文 吴桂荣 
测定814份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及18种氨基酸含量。我省大豆种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平均41.83%。地方品种地区分布趋势,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氨基酸含量以谷氨酸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66%、11.33%。限制性氨基酸...
关键词:大豆 品种资源 蛋白 氨基酸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Ⅴ.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被引量:2
《吉林农业科学》1989年第1期75-79,共5页吕景良 吴百灵 梁岐 衣翠文 吴桂荣 
测定814份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脂肪及脂肪酸含量。脂肪平均含量19.38%,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为主要成份,平均含量54.87%,油酸和亚麻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1.36%、8.96%。不同类型品种比较结果,脂肪含量:栽培类型>半栽培类型,早熟类型品种>...
关键词:大豆 品种资源 吉林 脂肪 肪脂酸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 Ⅳ 产量性状的分析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1988年第2期23-25,35,共4页吕景良 吴百灵 吴桂荣 
607份地方品种8个产量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通径分析结果,对产量直接效应较大的性状依次为株粒数>百粒重>株重>收获指数。株粒数、株重和收获指数与产最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5706**、0.5080**、0.2074**),而百粒重与产量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收获指数 主茎节数 育成品种 分枝数 粒数 产量性状 单株产量 品种资源研究 生态类型 通径分析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Ⅲ.株型分类与株型育种被引量:3
《东北农业科学》1987年第3期22-27,共6页吕景良 吴百灵 尹爱萍 
本文修订了日本渡边岩的大豆株型分类方法,根据株高、分枝多少、分枝长度和分枝张开程度,把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的株型分为高杆主茎张开型、高杆主茎收敛型、高杆分枝张开型、高杆分枝收敛型、中杆主茎张开型、中杆主茎收敛型、中杆分枝...
关键词:品种资源研究 矮杆 张开型 半直立 高产品种 分枝型 高产水平 品种类型 高杆 分枝数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Ⅰ.生育期及其构成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1
《东北农业科学》1987年第1期7-11,共5页吕景良 吴百灵 尹爱萍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大豆栽培品种生育期类型及其生育期构成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产量是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加的。认为大豆高产的生育期类型是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类型,在一定生态区内,采用明显早于当地生育期类型品种,靠早熟密植...
关键词:大豆栽培 鼓粒 产量关系 始期 类型品种 品种生育期 品种资源研究 高产品种 花荚期 育成品种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Ⅰ.生态类型与生态育种被引量:1
《东北农业科学》1986年第2期61-65,共5页吕景良 吴百灵 尹爱萍 
吉林省大豆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50年代,我院先后两次开展地方品种搜集,1979年又进行了补充搜集。全省共征集大豆栽培品种资源近千份,整理后保留774份,其中地方品种632份,育成品种83份,优良品系39份,解放前遗留品种20份。50...
关键词:大豆栽培 生态育种 生态类型 育成品种 品种资源研究 优良品系 农艺性状 品种类型 品质分析 品种生育期 
遗传距离在大豆品种资源研究上的应用被引量:1
《东北农业科学》1984年第3期48-56,共9页吕景良 杨光宇 吴百灵 陈光 宋艳丽 
本研究选用12个数量性状,对35份大豆品种进行了遗传距离测定及其聚类分析。结果指出,主成份分析是评价品种综合性状优劣、鉴定优良种质的有效方法;遗传距离反映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是度量品种的遗传差异,选配杂交亲本的重要参数。遗传...
关键词:遗传距离 优良种质 品种资源研究 单株粒数 单株荚数 评价品种 聚类分析 节荚 数量性状 倒伏指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