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举

作品数:16被引量:15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静脉溶栓昼夜节律预后视交叉上核褪黑素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全科医学》《生理学报》《精神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参数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2019年第35期8-10,35,共4页董国英 陈霞 周先举 王林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03498);江苏省常州市卫生计生委青年人才科技项目(QN201719)
目的 观察不同参数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鼠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大鼠共54只,分为Sham组(n=18)、1 Hz rTMS组(n=12)、10 Hz rTMS组(n=12)和间断θ节律性刺激(i TBS)组(n=12)。根据刺激强度,...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间断θ节律性刺激 强度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相关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9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年第9期570-573,共4页陆如蓝 张成亮 周先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471338)
焦虑障碍是现今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尽管目前有众多治疗方法用于改善焦虑障碍,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疗法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等,但仍约有25%患者治疗无效[2]。研究发现,焦虑障碍患者脑内存在紊乱的神经回路...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焦虑障碍 强迫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焦虑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γ-氨基丁酸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6
《精神医学杂志》2018年第3期185-187,共3页陈琪 徐乐平 李宁 程祺 周先举 宋梓祥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选取28例焦虑症患者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10 d。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BDNF浓度和GABA水平...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Γ-氨基丁酸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年第6期719-723,共5页刘艳艳 张敏 恽文伟 周先举 
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死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尽管早期可以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但从中获益的患者有限,仍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因此,本文将从MCA区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发病机制、血管病...
关键词: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大脑中动脉不同病变部位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8年第2期154-160,共7页刘艳艳 张敏 恽文伟 周先举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1338)(2)常州市卫计委青年人才科技项目(QN201714)
目的比较大脑中动脉(MCA)不同病变部位脑梗死患者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于发病后4.5h内行rt-P...
关键词: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病变部位 静脉溶栓 预后 
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7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年第12期885-891,共7页刘艳艳 张敏 恽文伟 周先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1338)
目的 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与前循环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脑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急诊科或神经内科(发病4.5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前循...
关键词: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脑白质疏松 预后 
大脑中动脉闭塞部位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1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7期615-620,共6页刘艳艳 张敏 恽文伟 周先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1338)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闭塞部位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溶栓治疗后转归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在发病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
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治疗结果 
腔隙性脑卒中患者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的血浆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中华全科医学》2015年第12期1912-1914,共3页刘向远 周先举 高萍 梅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1338)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腔隙性脑卒中 血管内皮功能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内皮素-1 
果蝇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5年第1期3-8,共6页周先举 袁春燕 杨旭科 郭爱克 
果蝇由于遗传易操作性而成为一个研究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理想模式生物. 到目前为止,通过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已经鉴定到10多个时钟基因(clock genes) 和许多时钟相关基因,包括时钟输入基因和钟控基因. 这些时钟基因以及它们的相应产物...
关键词:果蝇 导引 昼夜节律 生物钟 时钟基因 反馈环路 
小鼠海马组织中cAMP含量和AC活性的昼夜变化被引量:4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第1期8-9,24,共3页杨亚安 邵君飞 陈尔齐 周先举 
目的 观察小鼠海马组织中cAMP含量和AC活性的昼夜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和酶学方法。结果 小鼠海马组织中cAMP含量和AC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cAMP含量高峰在CT10和CT2 2 ,低谷在CT4和CT16。AC活性高峰在CT13和CT1,低谷在CT7和CT19。
关键词:海马 昼夜节律 CAMP AC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