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西明

作品数:21被引量:7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著作人身权著作权商标淡化法律规范法律后果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法学》《电子知识产权》《法学论坛》《河南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著作侵权损害赔偿额确定方法的制度重构被引量: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84-91,共8页尹西明 
在著作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中,适用不同的赔偿额确定方法,会直接涉及诉讼当事人的利益状态。由于著作权的客体具有无形性,致使著作侵权损害赔偿额很难按"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的方法加以确定。立法上应当摒弃按"权利人的...
关键词:赔偿额 确定方法 权利人实际损失 侵权人违法所得 酌情赔偿 
著作侵权损害的酌情赔偿被引量: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97-106,共10页尹西明 
酌情赔偿是著作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赔偿额确定依据。各国立法对此有不同的立法模式。在选择性模式、后位性模式和单一性模式立法中,酌情赔偿适用的先后顺次有所不同。我国司法实务界对酌情赔偿的适用,呈现出机械性适用、...
关键词:著作侵权损害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侵权人的侵权所得 酌情赔偿 
论我国著作权权能设置的立法完善
《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46-49,共4页尹西明 
著作权权能设置是著作权立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我国理论界对著作人身权的性质及合理性、著作财产权中的基础性权能及其逻辑结构等提出了诸多质疑,尽管这些研究成果尚不足以颠覆我国著作权权能设置制度的基本架构,但诸多认识上的争点...
关键词:著作权权能 著作财产权 著作人身权 
域外著作权权能设置及对我国的立法启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118-124,共7页尹西明 
著作权权能设置是著作权立法的核心内容。虽然各国所设置的著作权权能所含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不完全相同,逻辑结构也存在差异,但随着知识产权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国著作权立法不同的理论基础对著作权权能设置的影响逐渐弱化,著作权国...
关键词:著作权 权能设置 收回权 作者身份权 他项权 
著作权种类划分与制度整合——兼论著作利用权之独立
《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147-150,共4页尹西明 欧阳梅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082400430480)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将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不能全面概括所有著作权权能的性质归属。复制等权利不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不属于著作财产权,而属于著作利用权。著作利用权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使其能够也应当被列为一种独立的...
关键词:著作权 种类划分 著作人身权 著作利用权 著作财产权 其他著作权 
反思与重构:著作人身权制度探讨——以法律本体秩序为视野被引量:10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15-122,共8页尹西明 
法律本体秩序要求法律应当具有完整性、确定性和一致性。我国现行著作人身权制度在权利的分类设计、权利的权能内容、权利的权能移转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有悖法律本体秩序要求的规定。重构著作人身权制度,需要将“署名权”改为“作者身份权...
关键词:法律本体秩序 著作人身权 制度重构 
商标淡化侵权构成要件辨析——兼论我国商标淡化侵权的立法完善被引量:7
《河北法学》2006年第3期38-42,共5页尹西明 
商标淡化侵权的构成要件是商标淡化侵权理论的核心内容,学界应当敢于直面在此问题上存在的诸多观念性冲突。各国在确定商标淡化侵权的构成要件时,可以根据其立法背景在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的“另类使用”中做出相...
关键词:商标淡化使权 构成要件 立法完善 
商标淡化理论与立法探析
《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11期64-64,共1页尹西明 易萍 
商标淡化的范围界定是以商标淡化内涵的界定为前置的。可事实上,学者在解释商标淡化的范围界定时,却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一个事实.即无论是在人们的观念理解中,还是在一些国家的立法规定中,商标淡化内涵界定并不一致。这些不同表现...
关键词:商标淡化理论 立法规定 范围界定 内涵界定 知识产权 不一致 学者 国家 标的 
商标淡化理论与立法探析被引量:1
《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45-50,共6页尹西明 易萍 
作为一种立场选择,立法者将驰名商标淡化纳入商标侵权行为之列,而将其他商标(包括著名商标)淡化排斥在外,其理念基础是驰名商标内含有较为丰富的价值。判定驰名商标淡化既不需要考虑淡化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也不需要考察驰名商标是否存在...
关键词:商标淡化 商标侵权 立法完善 
法律期间制度的功能与建构被引量:3
《法学论坛》2004年第4期37-40,51,共5页尹西明 
作为一种法律现象 ,法律期间之所以出现在众多的法律之中 ,是由其内含的制度功能决定的。现行立法尽管已对法律期间有所重视 ,但仍然存在着相当的立法缺陷。学界应当积极培育法律期间立法的理论资源 ,立法者对法律期间进行立法规制时 。
关键词:法律期间 制度功能 立法检视 设置规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