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兴

作品数:12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传入纤维乙酰胆碱酯酶嗅球大白鼠苍白球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树鼩脑干儿茶酚胺神经元的分布被引量:1
《解剖学杂志》1992年第5期371-373,T405,共4页张德兴 檀进发 潘文珊 
应用FAGLU荧光组化技术观察了树鼩脑干儿茶酚胺神经元(简称CA神经元)的位置分布及其形态特征。结果表明,CA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下列核区:延髓的腹外侧网状核(LRN),孤束核(Sol);脑桥的面神经核(nVll).脑桥尾侧网状校(PnC),第四脑室顶外侧壁...
关键词:脑干 儿茶酚胺 神经元 
脊髓胶状质内脑啡肽及P物质在痛觉调节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广西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249-252,共4页郭灵 张德兴 
脊髓胶状质(Ⅱ层)在脊髓痛觉信息传导的调节中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而胶状质内的神经递质——脑啡肽(ENK)和P物质(SP),以及相应的受体——阿片受体和P物质受体,与胶状质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了解ENK和SP及其相应受体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
关键词:脊髓胶状质 脑啡肽 P物质 
大鼠嗅球乙酰胆碱酯酶阳性传入纤维起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解剖学杂志》1991年第4期339-341,共3页檀进发 张德兴 潘文珊 柯铭华 
本文应用荧光素逆行标记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相结合技术,探索了嗅球AchE阳性传入纤维的起源。经观察在注射区同侧的下列核(区)可发现荧酶双标记细胞:嗅前核后部、斜角带核、屏状核、中缝背核、中央上核和蓝斑。
关键词:嗅球 乙酰胆碱酯酶 阳性纤维 
大鼠苍白球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起源的实验研究
《解剖学杂志》1991年第4期336-338,共3页张德兴 檀进发 潘文珊 柯铭华 
应用荧光逆行标记与乙酰胆碱酯酶药理组化显示相结合技术,观察了大白鼠苍白球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的起源。向一侧苍白球注入DAPI后,在下列核区内发现胞体既受DAPI标记,同时又含AchE反应阳性产物的细胞(简称荧酶双阳性细胞):斜角带核,...
关键词:苍白球 乙酰胆碱酯酶 阳性纤维 
大鼠嗅球传入联系的起源被引量:1
《解剖学杂志》1991年第1期49-51,共3页檀进发 张德兴 柯铭华 
用荧光逆行标记技术,探索大鼠嗅球传入纤维起源。一侧嗅球注入DAPI后,可在下列核(区)内找到DAPI逆行标记细胞:嗅前核、伏隔核、斜角带核、梨状皮质,视前大细胞核、中缝背核、中央上核和蓝斑.以DAPI-PI配对分别注入两侧嗅球后,可在嗅前...
关键词:嗅球 传入纤维 荧光标记术  
大鼠纹状体、中缝核向苍白球和黑质的分叉投射被引量:1
《解剖学杂志》1991年第1期46-49,共4页张德兴 檀进发 柯铭华 
分别将DAPI和PI注入大鼠同侧苍白球和黑质后,于尾状核、伏隔核、中缝背核和中央上核内见到较多的DAPI和PI单标细胞混杂存在。
关键词:纹状体 中缝核 苍白球 黑质 
大鼠额前皮质向苍白球和黑质的分叉投射——荧光逆行双标记法研究
《广西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36-38,共3页张德兴 檀进发 柯铭华 
应用荧光逆行双标记技术,分别将荧光素二盐酸4′,6-双脒基-2-苯吲哚(4′,6-diamidino-2-pbenylindol·2HCI,DAPI)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注射到大白鼠同侧的苍白球和黑质,在注射区同侧的额前皮质内,可观察到数量较多的DAPl和P...
关键词:额前皮质 苍白球 黑质 荧光双标记 
大白鼠嗅球传入纤维联系的实验性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标记法
《广西医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17-22,共6页张德兴 檀进发 柯铭华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技术,探索大白鼠嗅球传入纤维的起源.直视下将HRP注入大鼠一侧嗅球后,可在嗅前核、梨状皮质、屏状核、视前大细胞核、斜角带核、伏隔核、中缝背核和中央上核内观察到HRP逆行标记细胞.
关键词:嗅球 传入纤维 HRP 逆行标记法 
树鼩中枢神经系内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被引量:1
《解剖学杂志》1989年第2期92-95,共4页檀进发 张德兴 柯铭华 
本文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药理组化技术,亦称AchE再生技术,探讨AchE阳性神经元在树鼩中枢神经系内的分布及形态特征。按反应强弱程度不同,可见纠强、中、弱三种染色神经元,结果表明强、中染色神经元主要分布纹状体、基底前脑、下丘脑...
关键词:树QU 乙酰胆碱酯酶 组织化学 
大鼠伏隔核儿茶酚胺能传入纤维的脑干起源—逆行荧光标记法与荧光组化法结合研究
《神经解剖学杂志》1989年第1期97-102,共6页张德兴 覃盛麟 檀进发 柯铭华 
应用逆行荧光标记与Faglu荧光组化相结合技术,探索了大鼠伏隔核CA能传入纤维的脑干起源。大鼠52只,分三组进行实验。单侧注射组,分别将荧光素PI、DAPI或Bb注入一侧伏隔核后,灌流前作优降宁和L-多巴胺腹腔注射,继用Faglu程序处理切片。...
关键词:伏隔核 传入纤维 儿茶酚胺 神经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