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朋辉

作品数:8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油田剩余油分布剩余油硅垢阻垢剂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工程与装备》《内蒙古石油化工》《云南化工》《石化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区块长2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石化技术》2022年第9期168-170,共3页郭永鑫 张朋辉 王振龙 王攀 陈浩 
柳洛峪区块1996年初期勘探在三叠系长2段发现了油层。2006年泉40-1开始试注水,月注水量372m^(3),到2017年12月,开始转注4口井,后期注水井陆续增加,到2012年1月注水井增加到53口,月注水量17837m^(3),开始规模化注水。受层间矛盾、平面矛...
关键词:柳洛峪 剩余油 
新寨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2年第18期144-146,共3页张朋辉 李海飞 李晓锋 
在目前工艺和技术水平下,经过一次或二次采油之后,油藏中还有大量注入水尚未波及的区域内所剩留下的原油(即剩余油)。现在国内外对于剩余油的研究可分成3大项: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前两者是对剩...
关键词:新寨油田 剩余油 分布规律 
新寨油田油藏综合治理研究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2年第14期135-137,共3页张朋辉 郭永鑫 王攀 
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新寨油田,油藏品位低、物性差、储层薄,开采难度大。伴随着油藏开采时间的延长,老油田含水升高、低效井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制约油田开发的质量和效益,针对不同类型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规律,量化剩余油分布,对开发矛...
关键词:油田 油藏 综合治理 
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艺技术探讨被引量:3
《云南化工》2018年第5期181-181,共1页张朋辉 李海飞 宋平 梁磊 
以抽油机采油技术、三次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热力采油技术为例,就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油田 开发后期 采油 工艺技术 
黄陵地区长6、长8储层物性与电性特征分析
《云南化工》2017年第11期91-92,共2页杨靖 鬲新鹏 赵永刚 李海飞 张朋辉 张添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长8储层主要发育残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和溶蚀粒内孔等孔隙类型,多为小-微孔—微细喉型和中孔—细-微细喉型孔隙结构。通过储层物性与电性特征分析等途径认识储层性质。研究区长6储层属于特低孔、...
关键词:物性 电性 长6储层 长8储层 黄陵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延长组油源对比研究被引量:2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年第4期138-139,150,共3页吕延生 张朋辉 白博 张添 
烃源岩的研究与评价是油气地球化学理论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应用的主要方面之一。从地球化学角度讲烃源岩是指具备了生油条件,已经生成并能排出具有工业价值油、气的岩石。一个地区(盆地)或层系的含油远景如何,首先就取决于烃源岩的生烃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黄陵地区 延长组 烃源岩 
延长油田黄陵探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相研究被引量:1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第11期142-144,共3页张朋辉 
沉积相研究是储层预测和评价的重要工作,本次研究主要基于区域沉积背景、沉积岩性的识别、岩心的沉积结构、及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分析了黄陵探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期已处于湖盆的正中心一带,为湖泊相沉积,发育...
关键词:黄陵探区 长6油层组 沉积相 沉积模式 
2,3-环氧丙磺酸钠/丙烯酰胺共聚物合成及阻垢研究被引量:8
《工业用水与废水》2010年第2期61-64,共4页刘立新 才华 张伟东 张朋辉 赵晓非 
针对油田采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造成的含硅化合物结垢问题,合成了2,3-环氧丙磺酸钠/丙烯酰胺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对硅垢的阻垢性能及其对钙、镁垢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在2,3-环氧丙磺酸钠与丙烯酰胺的物质的量...
关键词:2 3-环氧丙磺酸钠/丙烯酰胺共聚物 合成 阻垢剂 硅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