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作品数:7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空气连续监测系统PMPM2.5评价指标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保产业》《环境科学》《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Android平台的Modbus通信客户端应用
《无线互联科技》2020年第15期7-9,14,共4页迟颖 何杰 耿斌 周刚 张杨 
环保类仪表的第三方比对,往往需要两地双人进行通信,以核对当时的数据示值,耗费人力和时间。对此,文章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结合Modbus通信协议的特点,面向此类工作环境,开发并实现了移动实时监测比对客户端软件,主要功能在于实时监测...
关键词:ANDROID MODBUS SOCKET通信 移动端 
CEMS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技术现状被引量:5
《中国环保产业》2017年第12期38-43,共6页张杨 孙凯 钟琪 
概述了国内现有CEMS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类型、原理,从光源、气室、滤光部件、检测器四个方面论述了国内现有CEMS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技术现状,并对影响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非分散性红外线吸收技术(NDIR) 检测器 
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硫化氢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6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7年第12期1943-1947,共5页张杨 范颖 王哲 陈文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727);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3YQ060569;2014YQ060773)资助
硫化氢气体在线监测对于控制其泄漏风险、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特异性强等优点,在气体在线检测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硫化氢气体检测方法,及针对测...
关键词: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硫化氢检测 锁相检测 校正模型 
提高TEOM数据准确性和有效率的方法被引量:3
《中国环境监测》2017年第2期132-137,共6页李金平 李虹杰 李恺骅 张杨 张冲 钟琪 
基金项目:环境大气中细粒子(PM2.5)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2012YQ060147);基于振荡天平法的PM2.5连续自动监测仪的开发与产业化(2012YQ06014702)
基于振荡天平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光散射组件的辅助方案。实测结果表明:两者结合可以提高仪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率,增强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仪器更加"皮实耐用"。
关键词:振荡天平 光散射 异常值 准确性 有效率 
环境空气PM_(2.5)连续监测系统手工采样比对测试被引量:19
《环境科学》2015年第5期1538-1543,共6页王强 钟琪 迟颖 张杨 杨凯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YQ060147)
借鉴美国EPA关于PM2.5连续监测仪器手工采样比对测试的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选取两种不同原理4种型号典型的进口和国产环境空气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分别在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开展了PM2.5连续自动监...
关键词:PM2.5 连续监测 手工采样 比对测试 质量控制 
NDIR法便携烟气SO_2分析仪技术性能及现场应用比较被引量:8
《中国环境监测》2014年第3期149-153,共5页王强 钟琪 周刚 张杨 杨凯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全过程质控规范体系研究"(201209050)
针对目前中国固定污染源烟气SO2低浓度排放的现状,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需求,选取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多的3种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便携烟气SO2分析仪(1种进口仪器,2种国产仪器)进行技术性能指标和现场比对监测的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国产...
关键词:非分散红外 便携 SO2 比较 
环境空气PM_(10)连续监测系统比对测试评价指标研究被引量:9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第12期13-18,25,共7页王强 钟琪 迟颖 张杨 杨凯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No.2012YQ06014705)
借鉴美国环境保护署关于PM10连续监测仪器比对测试的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结合中国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完成了2种不同原理4种型号进口和国产环境空气PM10连续监测系统与手工采样分析(重量法)PM10测量结果的比对测试。研究确定了符合中国...
关键词:PM10 连续监测 比对测试 评价指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