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作品数:7被引量:4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超临界CO甲醇碳酸二甲酯超临界二氧化碳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研究与应用》《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应用化工》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L-Lys/Gly溶剂吸收二氧化碳性能研究被引量:5
《化学研究与应用》2020年第11期2049-2054,共6页张楠 骆赛赛 赵腾达 柴天祥 刘家琦 任红威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2012208037)资助;河北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ZD2018046)资助;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8273721)资助。
为控制大气中CO2含量,提高CO2捕集效率,开发高效绿色CO2吸收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赖氨酸(L-Lys)和丙三醇(Gly)为原料合成了低共熔溶剂(DES),并系统研究了体系的CO2捕集性能。研究发现,L-Lys与Gly物质的量配比为1/8时DES共熔点最低为2...
关键词:二氧化碳吸收 低共熔溶剂 L-赖氨酸 吸附剂 温室气体 
低共熔溶剂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4
《应用化工》2019年第12期3017-3021,共5页王帅 宋海英 张楠 骆赛赛 赵子乾 苗壮 郝鹏 任红威 张金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107);河北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ZD2018046);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8273721);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自筹项目(18273721);河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051Z,2019059Z)
从低共熔溶剂的物理性质出发,综述了近年来低共熔溶剂在生物催化转化、无机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并就低共熔溶剂的应用现状、进展和发展趋势做了相应的评估、论证和建议。
关键词:低共熔溶剂 熔点 电导率 粘度 应用 
Ce_(0.4)Zr_(0.6)O_2催化超临界二氧化碳与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被引量:2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47-151,158,共6页姜旭萍 张楠 姜晓晴 何礼 魏福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06033)
以Ce0.4Zr0.6O2作催化剂,二氧化碳与甲醇为反应物,在超临界条件下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的最佳合成条件:当催化剂铈锆固溶体(C...
关键词:铈锆固溶体 超临界合成 二氧化碳 甲醇 碳酸二甲酯 
9Cr5MoV钢的磁性分析与深冷处理被引量:6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75-78,85,共5页孙世清 梁文瑞 张楠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7212119D-2)
采用SLX-80深冷处理系统对9Cr5MoV钢进行冷处理,采用综合物理测试系统的振动样品磁强计选件(PPMS-VSM)测试样品的室温磁性。钢在930℃淬火态、-80℃和-120℃冷处理态,样品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分别为13.5%,11.7%和10.1%,深冷处理(-120℃)较...
关键词:冷轧辊 深冷处理 残余奥氏体 磁性 硬度 
超临界CO_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被引量:2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540-543,共4页张楠 张文晶 姜旭萍 姜晓晴 谷聪 魏福祥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08230907Z-2)
考察了在高压反应釜中,以镁为催化剂,甲醇与CO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过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碳酸二甲酯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7h,反应压...
关键词:超临界CO2 合成 碳酸二甲酯 甲醇 
超临界CO_2绿色萃取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h2的研究被引量:5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544-548,共5页姜晓晴 魏福祥 张楠 姜旭萍 许嫔 张尚正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资助目(09231001D-2)
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人参总次苷中萃取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h2。以不同溶剂为夹带剂,采用超临界CO2对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h2的萃取进行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产物得率。在萃取压力为30MPa、温度45℃、时间3h、乙酸乙酯为...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 人参皂苷RH1 人参皂苷RH2 
海水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装置被引量:5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464-468,474,共6页魏福祥 张帆 张楠 
国家863课题资助项目(2007AA09210109)
采用独特的多通道流路设计,使用蠕动泵,辅以自动控制系统,使总磷总氮的消解、显色、测定及数据处理过程等分别自动完成,进而实现了海水中总磷、总氮的现场自动测量。装置的检出限为0.001 74mg/L(总磷质量浓度)、0.003 75mg/L(总氮质量浓...
关键词:总磷 总氮 在线自动监测装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