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平

作品数:116被引量:1274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普惠金融实证研究金融发展普惠小额信贷机构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于大数据交易平台建立的准自然实验
《中国流通经济》2025年第4期86-98,共13页张正平 冯朝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特色农业产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关键技术”(2024YFD1601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平-效率’冲突视角下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反思、驱动机制与治理体系”(723730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标志着我国正式将数据提升至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并重的地位。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不仅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金融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其可复制、可共...
关键词:数据要素市场 数字普惠金融 银行竞争 双重差分模型 
《数据安全法》对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的影响研究
《现代金融研究》2025年第3期56-67,112,共13页张正平 于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平—效率’冲突视角下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反思、驱动机制与治理体系”(72373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形成机制及其风险治理研究”(71873011)的资助。
本文选取2016-2023年我国41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分析《数据安全法》实施对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安全法》不仅增加了商业银行在数据安全合规方面的压力,还进一步优化了数据要素市场生态环境,...
关键词:《数据安全法》 商业银行 金融科技投入 合规压力 
金融科技发展与统一大市场形成——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
《武汉金融》2025年第2期3-12,共10页张正平 程灿 赵魏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平-效率’冲突视角下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反思、驱动机制与治理体系”(72373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期权视角下我国农产品价格风险测度、管理与效果评价研究”(22BJY259)。
我国正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打破市场分割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金融科技作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创新力量,有望成为促进统一大市场形成的新动能。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相对价格法构造市场分...
关键词:金融科技 统一大市场 资本要素流动 信息要素流动 
数字化转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被引量:3
《金融教育研究》2024年第6期3-12,共10页张正平 段瑜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公平-效率'冲突视角下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反思、驱动机制与治理体系”(72373010)。
近年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愈加深入,数字化转型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其信贷风险的影响仍有待探究。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和我国208家商业银行2010—2021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信息不对称 
数字金融是否降低了家庭消费碳排放?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张正平 董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平—效率’冲突视角下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反思、驱动机制与治理体系”(72373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形成机制及其风险治理研究”(71873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与实践研究”(22&ZD123)。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中国数字金融获得了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其在消费端的碳减排效果有待科学评估。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及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关键词:数字金融 家庭消费 消费碳排放 消费结构升级 减排效应 
金融科技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兼论政府行为的作用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41-56,F0003,共17页张正平 杨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平—效率’冲突视角下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反思、驱动机制与治理体系”(72373010)的阶段性成果。
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在“双碳”目标下降低城市碳排放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2011—2020年中国25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行为带来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城...
关键词:金融科技 碳排放 结构效应 政府行为 
地方征信平台建设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被引量:2
《金融论坛》2024年第5期59-69,共11页张正平 陈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平—效率’冲突视角下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反思、驱动机制与治理体系”(72373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形成机制及其风险治理研究”(718730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与实践研究”(22&ZD1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研究”(21&ZD115)。
本文以中国2011-2022年295个城市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显著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地方征信平台建设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缓解...
关键词:地方征信平台 数字普惠金融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 
智慧农业发展中的农村金融转型: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突破路径被引量:6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23-33,共11页曾学文 王雪 张正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大型商业银行支持智慧农业的有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STA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72141003)。
智慧农业作为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使数据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要素,平台成为农业活动的新载体,农村金融服务的形式、内容、对象等正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发生深刻变革。从理论上看,智慧农业发展将...
关键词:智慧农业 农村金融 平台经济 金融服务 
数字金融是否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网商银行进入农村市场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7
《财经论丛》2024年第3期47-57,共11页张正平 赵魏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373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ZD123;21&ZD115)。
近年来,数字金融在农村市场发展迅猛,有望成为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为推动我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网商银行进入农村市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0年的县域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
关键词:数字金融 县域 产业结构升级 引导资金流向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因地制宜 深挖优势 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
《中国农村金融》2024年第2期19-21,共3页张正平 崔宇彤 
农村中小银行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坚定实施差异化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合作共建,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
关键词:普惠金融 合作共建 自身比较优势 公司治理机制 数字化转型 差异化战略 政策措施 因地制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