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波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笔记富贵浮云毛泽东理想人格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消费导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诸葛亮不喜魏延原因初探
《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第3期24-27,共4页彭波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魏延素来不喜,表面看似乎心存偏见,识人不明。实际上,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诸葛亮意欲重建儒家秩序,使蜀汉成为正统政权,故在道德上力求完美无暇,对魏延弑主之举自然难以认同。
关键词:诸葛亮 魏延 弑主 传统观念 评价体系 
“富贵于我如浮云”——从宋人笔记看北宋士人理想人格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89-94,共6页彭波 
北宋有些士人超越"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清高脱俗,视富贵如浮云,并成为北宋士人心中理想典范。他们分为仕隐、归隐、真隐三种。此文透过宋人笔记,剖析北宋士人看待功名利禄的态度,展示其人格魅力,并试图揭示其产生原由。
关键词:文人笔记 北宋士人 功名利禄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苏轼与毛泽东悼亡词比较
《消费导刊》2007年第12期210-210,247,共2页彭波 
苏轼《江城子》与毛泽东《蝶恋花》皆悼亡佳作,由于二人在精神气质、词作心境、接受层面等差异,情感表达却大相径庭;然而在突破传统体裁束缚的勇气与创新上,其精神实质又具一致性。
关键词:苏轼 毛泽东 悼亡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