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贤鸿

作品数:22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解释类推罪刑法定法治社会治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江西警察学院学报》《理论导报》《当代江西》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刍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民主执政经验--以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为视角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5期32-36,61,共6页彭贤鸿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政权运行时的重要制度。中国共产党通过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并总结党与国家政权的相互关系以及民主执政的基本规律,通过对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运行进行分析,揭示中华苏维埃代...
关键词:苏区建设 中华苏维埃 执政经验 政权建设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法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新西部》2019年第32期74-75,共2页彭贤鸿 
本文阐述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探讨了法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一是要与时俱进,创新并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理论;二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法治权威;三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激...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法治建设 成就 经验与启示 
论新时代腐败举报奖励制度的完善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5期111-112,共2页彭贤鸿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败事业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反腐败斗争之中,不断完善新时代的腐败举报奖励制度可以促进反腐事业向前发展,它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之一。文章以新时代腐败举报奖励制度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新时代腐败...
关键词:腐败 举报 机制 
互联网的兴起与法律的滞后性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17年第31期211-211,共1页彭贤鸿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互联网行业大量兴起,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国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我国淘宝网每年双十一的成交量不断刷新,让世界为之惊叹,伴随互联网行业一同发展的相...
关键词:“互联网” 兴起 法律 
我国检察监督权的历史源起与合理定位被引量:1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5期82-85,共4页彭贤鸿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项目(16FX13);江西省委党校系统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7QN2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监督权的实质在于履行法律监督功能。实践中,人们对检察监督权的定位存在争论,认为检察监督权可为司法权或行...
关键词: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权 法治监督 
关于我国反腐倡廉'治标'和'治本'的思考
《楚天法治》2017年第8期206-206,共1页彭贤鸿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反腐倡廉治标和治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认为不仅需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还需要制定出战略性方法,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在治标的同时,为治本赢得时间,尽快过度到以治本为主的阶段.
关键词:反腐倡廉 治标 治本 
论同时犯的责任承担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70-73,共4页秦昕 彭贤鸿 
在区别于共同犯罪的基调上对同时犯剖析,进一步明确其内涵,进而对其责任承担,尤其是因果关系不明情形下的责任承担问题进行阐述。在因果关系无法查清的场合,将他人的行为视为"外在客观条件",与自身行为结合一起致结果发生的,结合主观罪...
关键词:同时犯 责任承担 外在客观条件 
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的现状与完善—基于对Y县的实证调查
《当代江西》2015年第3期34-35,共2页彭贤鸿 张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本文根据调研Y县如何解决涉法涉...
关键词:涉法涉诉 信访部门 非正常上访 信访人 信访形势 信访事项 重复上访 依法信访 越级上访 监督检查机 
当前江西环境资源保护立法分析与完善被引量:2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36-41,共6页彭贤鸿 肖永兰 谢章泸 
环境资源保护离不开立法的制度保障。如何通过立法手段破解环境资源保护的瓶颈制约,推进制度创新,推动江西省环境资源保护再上新台阶,呼应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在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基础上,我们对...
关键词:生态文明 地方立法 环境资源保护 
领导干部职务过失行为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83-85,共3页彭贤鸿 
领导干部职务过失行为是指狭义的可能构成犯罪的领导干部职务过失行为,其特征表现为行为主体的特定性、主观上的过失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领导干部职务过失行为按具体职务、行为状态、所造成的后果、行为原因可分成不同...
关键词:领导干部 职务过失行为 刑事法律风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