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建刚

作品数:22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晋语Z方言变韵儿化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研究集刊》《南开语言学刊》《现代语文》《方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Z变调
《中国方言学报》2022年第1期16-35,共20页支建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晋语儿化的类型及其历史演变研究”(20BYY048);天津师范大学青年科研拔尖人才培育计划(52WX1703)资助
声调有长短高低之别,不管是调型变化还是调长变化,都属于变调。Z变调见于晋冀鲁豫陕五省Z变区绝大部分方言中,有调型改变式和字调延长式两种类型。总体来看,Z变调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都读长调,阶段Ⅱ部分读长调、部分读同单字调,...
关键词:Z变调 认识理念 总体分布 演变阶段 形成原因 
试解Z变音之谜——构词形态篇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6-19,共14页支建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冀豫交界地带晋语儿化的类型及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0BYY048)资助。
Z变音是语法和语音交界层面的现象,因此在确定其合音成分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跨层面的多项标准。本文从构词功能和形态手段两个角度入手,梳理出豫北晋南代表性方言的Z变、儿化、头缀的不同表现。据此可以判定,参与Z变的合音成分不是“儿”...
关键词:Z变音 构词功能 形态手段 
获嘉和济源方言Z变韵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1
《现代语文》2021年第3期40-46,共7页支建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晋冀豫交界地带晋语儿化的类型及其演变研究”(20BYY048)。
王洪君曾对获嘉方言Z变韵的形成进行了构拟,其方案2简洁有效,表面上不规则的Z变韵可能是在更早期的单字韵基础上形成的。除了描写上的差异外,几十年间获嘉和济源方言的Z变韵都在发生由长音节向正常音节的变化。获嘉方言中,部分Z变韵由...
关键词:获嘉方言 济源方言 Z变韵 形成 演变 
试解Z变音之谜:语音篇被引量:2
《语言研究集刊》2020年第2期296-307,443-444,共14页支建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冀豫交界地带晋语儿话的类型及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0BYY048);天津师范大学青年科研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编号52WX1703);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推进计划基金(项目编号52WX1601)资助
Z变音是语法和语音交界层面的现象,因此在确定其合音成分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跨层面的多项标准。文章从语音形式角度入手,发现Z变音分布区周边方言有后圆特征的"子"缀,却没有后圆特征的"儿"音。而且,后圆特征的"子"缀有其存在的方言音韵...
关键词:Z变音 语音形式 音韵基础 
豫北晋语元音卷舌式儿化的非同步发展被引量:1
《辞书研究》2020年第3期72-80,I0002,共10页支建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晋语的地理格局与历史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4CYY007);天津师范大学青年科研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编号52WX1703);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推进计划基金(项目编号52WX1601)资助。
豫北晋语中的元音卷舌式儿化尚处于形成阶段。儿化过程中,部分方言存在儿尾、长音节、特殊单音节并存或长音节、特殊单音节[上]、特殊单音节[下]并存的多阶段渐进演变情形;儿化音变后,部分方言因尚未经过系统整合而存在多种音形并立的状...
关键词:豫北晋语 元音卷舌式 儿化 非同步 
豫北晋语入声韵的读音类型被引量:1
《南开语言学刊》2019年第2期51-60,共10页支建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晋语的地理格局与历史演变研究”(14CYY00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YY198);天津师范大学青年科研拔尖人才培育计划(52WX1703);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推进计划基金(52WX1601)资助
豫北晋语入声韵的读音有其自身特点,该区域存在其他晋语所没有的四组型入声韵,三组型入声韵的分布范围也比山西晋语更广更集中。此外,曾开一入的主流不归入高元音组,也是豫北晋语区别于其他晋语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认识豫北晋语的形成时...
关键词:豫北晋语 入声韵 读音类型 山西移民 
论官话方言中子变韵的合音成分被引量:2
《语言研究集刊》2018年第3期317-329,381,共14页支建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晋语的地理格局与历史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4CYY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官话方言中Z变韵的类型及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151);天津师范大学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推进计划基金(项目编号52WX1601)的资助
子变韵名副其实,它就是由子尾与前行音节合音而成的。官话方言中的子变韵由两类子尾合音而来,子尾的演化链可能存在两条,在分析合音成分时应分而视之;[■]类子变韵在现实方言中有正在发生演化的实例;林州中南部方言的'子'尾[■]和[l■]...
关键词:子变韵 合音成分 [■]类 [u]类 后圆特征 
河南延津方言的入声今读及归属被引量:3
《语言科学》2018年第2期185-192,共8页支建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YY00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YY198);天津师范大学青年科研拔尖人才培育计划(52WX1703);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推进计划基金(52WX1601)资助
延津方言的入声韵与入声调均已消失,以往研究将其归入晋语的原因,很可能是误将高元音后增生衍音的现象等同于入声韵,而周边方言入声调与阴平调调型调值相近也是重要的干扰因素。结合相关历史地理因素,延津方言应该归入中原官话郑开片。
关键词:延津方言 韵母特征 声调特征 方言归属 
豫北晋语擦音与塞擦音的非同步发展被引量:3
《方言》2017年第4期427-431,共5页支建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晋语的地理格局与历史演变研究"(14CYY007);天津师范大学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推进计划基金(52WX1601)资助
豫北晋语卫辉城郊等地的知庄章组字今读[ts ts^h s]声母,这种擦音与塞擦音的非同步发展现象是底层的舌尖音[ts ts^h s]受到周边强势方言的影响向卷舌音[ts ts^h s]转变的中间阶段。
关键词:豫北晋语擦音 塞擦音 非同步发展 
官话方言Z变韵研究综论被引量:5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06-109,113,共5页支建刚 
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官话方言中Z变韵的类型及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1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晋语的地理格局与历史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4CYY007)
官话方言Z变韵研究在语料发掘报道、合音成分讨论、类型分析、历史层次、形成演化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研究难度较大,整体推进速度有限,还需要通过各种角度、方法和路径使之深入。
关键词:官话方言 Z变韵 综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