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生

作品数:8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生物效应磁共振成像诊断造影剂代谢组学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分析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国稀土学报》《分子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硝酸钕急性生物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分析化学》2008年第4期426-432,共7页廖沛球 张晓宇 魏来 李伟生 吴亦洁 李晓晶 倪嘉缵 裴奉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575065,20637010)
采用现代核磁共振和模式识别技术,分析了腹腔注射给药2、10和50mg/kg体重剂量硝酸钕48h内Wistar大鼠尿液和血清的核磁共振氢谱。由尿液及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如柠檬酸、肌酸酐、N-氧三甲胺、氨基酸、乳酸、琥珀酸、牛磺酸及葡萄糖等物种...
关键词:硝酸钕 体液 核磁共振 生物效应 模式识别 代谢组学 
Mn^(2+)-NaY型分子筛作为口服胃肠道MRI造影剂的研究
《化学学报》2007年第18期2029-2033,共5页李伟生 李中峰 景凤英 杨向光 李晓晶 裴奉奎 王旭霞 雷皓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基金(Nos.T152004;2005137)资助项目.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Mn2+交换的NaY分子筛MnNaY,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n2+含量为3.2%的样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和离子交换选择性.弛豫时间测量和体内磁共振成像实验表明其弛豫效率变化范围为4....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NAY分子筛 造影剂 弛豫效率 锰(Ⅱ) 
夹心型锰杂多配合物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第11期2021-2025,共5页李中峰 李伟生 廖沛球 魏来 李晓晶 景凤英 裴奉奎 王旭霞 雷皓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号:T152004);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2005137)资助
以两种夹心型锰杂多配合物K10[Mn4(PW9O34)2]·22H2O和Na16[Mn4(H2O)2(P2W15O56)2]·53H2O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其在水中、牛血清白蛋白及运铁蛋白溶液中的弛豫效率,并进行了大鼠活体成像实验....
关键词:夹心型锰杂多配合物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弛豫效率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对镧、铈急性生物效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第8期1448-1452,共5页廖沛球 吴惠丰 张晓宇 李晓晶 李中峰 李伟生 吴亦洁 裴奉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575065)资助
利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1H NMR)技术对腹腔注射不同剂量[2,10,50 mg/kg(体重)]的硝酸镧[La(NO3)3]和硝酸铈[Ce(NO3)3]的雄性W istar大鼠肝、肾组织的MAS1H NMR谱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La(NO3)3和Ce(NO3)3的急性生物效应,并结合模...
关键词: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组织 稀土 生物效应 
硝酸铈急性生物效应的肝肾组织魔角旋转NMR代谢组学研究
《中国稀土学报》2006年第3期375-375,共1页吴惠丰 张晓宇 李晓晶 李伟生 李中峰 廖沛球 吴亦洁 裴奉奎 
采用现代核磁共振技术中魔角旋转方法,通过分析腹腔注射给药2,10和50 mg.kg-1体重剂量硝酸铈48 h后大鼠肝和肾组织MAS1H NMR谱,由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浓度的变化研究了硝酸铈在动物体内的急性毒性,并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硝酸铈急性生物效...
关键词: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硝酸铈 代谢组学   组织 
两种含钆双1∶11杂多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稳定性及驰豫性质被引量:2
《分子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76-79,共4页李中峰 李晓晶 李伟生 廖沛球 魏来 景凤英 裴奉奎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市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T152004;2005137).
以两种稀土杂多配合物K15[Gd(BW11O39)2]和K17[Gd(CuW11O39)2]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电导法对其稳定性、溶解性进行研究,测试其在水中及运铁蛋白溶液中的弛豫效率.结果表明这两种稀土杂多配合物的...
关键词:钆杂多配合物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弛豫效率 
轻稀土镧、铈急性生物效应的血清^1H NMR谱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第3期438-442,共5页李中峰 吴惠丰 张晓宇 李晓晶 廖沛球 李伟生 裴奉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575065)资助.
采用现代核磁共振和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分析腹腔注射给药La(NO3)3(2,10和50mg/kg体重)和Ce(NO3)3(2,10和50mg/kg体重)48h后大鼠血清的核磁共振氢谱,由内源性代谢物浓度的变化研究了两种稀土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的急性生物效应,利用主成分分...
关键词:轻稀土 血清 核磁共振 模式识别 生化效应 
模型毒物急性毒性尿液核磁共振氢谱标记物的二阶段聚类分析被引量:7
《分析化学》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吴惠丰 张晓宇 李晓晶 廖沛球 李伟生 李中峰 吴亦洁 裴奉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575065)
采用现代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分析给药肝、肾损伤模型化合物异硫氰酸α-萘酯(灌胃150 mg/kg体重)和二溴乙胺氢溴酸盐(腹腔注射250 mg/kg体重)24 h内W istar大鼠尿液的1H NMR谱,由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浓度变化研究了肝、肾模型毒物在大鼠体...
关键词:尿液 核磁共振 毒性 模式识别 二阶段聚类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