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生

作品数:12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种实性状性反转冷杉种子北京杨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林业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松正常与异常球果的观察与分析
《吉林林业科技》2017年第3期3-6,共4页贾中鹏 柏景姗 李永生 
以烟台市栽培的绿化树黑松为材料,观察正常和异常幼果与近成熟球果着生状态,并对异常球果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本属于小孢子叶球着生的当年生枝条基部着生着异常幼果(最多者为11枚)和近成熟异常球果(最多者为12枚),它们由小...
关键词:黑松 球果 幼果 小孢子叶球 性反转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和措施被引量:10
《吉林林业科技》2016年第6期32-36,共5页卢志华 包颖 李永生 
本文阐述了当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预测预报、检疫和防治的"三不到位",以及苗木市场失控、病虫来源渠道增多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提出了转变观念,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领导、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做到"三...
关键词:城市园林 园林植物病虫害 预测预报 检疫 防治 
吉林省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优树株间种实性状的研究
《吉林林业科技》2015年第1期1-3,6,共4页王成录 单永生 韩宝军 邵丽丽 李永生 
以吉林柳河五道沟林木种子园选自通化三棚等5处次生种源的日本落叶松优树为材料,对株间种实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优树株间球果长度与直径、出种率和种子重量差异显著。194株优树中球果长度的最大值为3.7cm,最小值为1.5cm...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 优树 次生种源 种实性状 
文冠果开花与结实生物学性状的研究被引量:5
《吉林林业科技》2014年第4期1-4,23,共5页孙丽 杨印春 李永生 
以长春市引种的庭院树文冠果为材料,对其开花与结实生物学性状进行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在2011~2014年的气候条件下,自然花期均在5月份,群体花期为18.2 d,盛花期8.3 d,单朵小花花期为8~10 d;3~4月气温是影响花期的主要因...
关键词:文冠果 开花 结实 生物学性状 
沙冷杉种子发芽性状的观测与分析
《吉林林业科技》2013年第2期1-3,11,共4页幺会岩 王向君 杨志明 李永生 董大民 高丽红 
以庭院栽植的沙冷杉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的发芽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发芽处理的各株树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值为27.9%,变动于8.7%~44.0%之间,差值5.1倍;沙藏催芽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值为21.4%,变动于1.9%~38.2%之间,均值21....
关键词:沙冷杉 种子 发芽性状 双胚 
怀槐在长春市园林应用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吉林林业科技》2012年第6期12-13,18,共3页刘德惠 周建伟 李永生 
以长春市栽培的怀槐绿化树为材料,研究其有关性状表现,评价园林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萌芽、展叶、花序形成、开花、果实发育与成熟、落叶与休眠、越冬均可正常进行,无任何冻害和病虫害侵染。平均坐果率仅为31.7%,相对较低;种子平均重量为...
关键词:怀槐 园林 应用效果 
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北京杨花粉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2
《吉林林业科技》2012年第5期1-4,共4页李永生 耿淑艳 王永和 
以北京杨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固体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不同质量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不含硼酸时,最适宜萌发的蔗糖质量浓度为10%,萌发率93.5%;当达到20%时,抑制花粉萌发,萌发率仅为55.6%。在培养基不含蔗糖时,最适宜...
关键词:北京杨 花粉萌发 蔗糖 硼酸 质量浓度 
沙冷杉结实特性的观测
《吉林林业科技》2011年第6期5-6,35,共3页刘秋瑾 耿淑彦 李永生 
以沙冷杉为材料,对其结实特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城市人工栽培条件下,初次结实年龄为40~45 a,与野生植株基本相同,初次结实株率为31.3%;充足的光照可使结实植株和球果数量增加,温度对其无明显影响。球果着生于2 a或3 a生枝条基部,以...
关键词:沙冷杉:结实年龄 球果着生部位 球果成熟期 
侧柏冠型自然变异和种实性状的观测
《吉林林业科技》2011年第6期9-12,共4页李永生 路森 
以庭院栽植的侧柏为观测材料,对其冠型自然变异和种实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冠型自然变异可分为宽冠密果型、宽冠稀果型和窄冠稀果型,宽冠类型的冠幅为3.4 m,窄冠类型的冠幅为2.1m;密果类型着生球果109~138枚.m-1,稀果类型为18...
关键词:侧柏 冠型 种实性状 自然变异 
五叶地锦种实性状的观察与测定
《吉林林业科技》2011年第3期11-13,共3页张德平 刘秋瑾 李永生 
以不同年份采集的五叶地锦果实和种子为材料,对其有关性状进行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2005-2008年采集的种子千粒重依次分别为:25.4g、26.1g、25.7g、28.0g,均值为26.3g,差异不显著,这与长期无性繁殖密切相关。果实中含种子1-4粒不等,以...
关键词:五叶地锦 种子 千粒重 发芽率 种皮机械障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