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漪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演进悬念广告好奇心理广告重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广告》《东南传播》《青年记者》《新闻界》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多媒介环境下的平面悬念广告:消失或延伸被引量:3
《青年记者》2013年第07Z期89-90,共2页李漪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课题"基于受众认知心理的平面广告视觉传播模式研究"(Y201224469)成果之一
悬念,是影视、文学、戏剧作品中非常常见的表现手法,它利用某些线索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并维持观赏和阅读的兴趣。悬念广告的原理与之一脉相承,都是利用受众的好奇心理引起受众的注意,从而达到广告的传播目的。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悬...
关键词:悬念广告 媒介环境 品牌广告 电影广告 戏剧作品 商品广告 品牌宣传 好奇心理 新媒体环境 视听媒介 
广告的科学性:演进与重设被引量:3
《新闻界》2013年第1期71-73,80,共4页李漪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基于受众认知心理的平面广告视觉传播模式研究”(Y201224469)
本文的重点不是关心广告科学性和艺术性究竟孰轻孰重,而是试图通过对历次广告科学性和艺术性争论的梳理,归纳出广告科学性内涵的演进与变化。并强调科学性的内涵对当下泛视觉化的广告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广告 科学性 视觉化 
从“乐清事件”看公共事件信息传递中的视域不融合现象
《东南传播》2011年第5期21-22,共2页李漪 
"乐清事件"在新媒体推动下迅速转化为重大社会事件,再次说明重大公共事件的传播具有累积效应。本文将以"乐清事件"为例运用阐释学的基本观点来解读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视域不融合现象,并给相关部门和新媒体在应对此类事...
关键词:视域 效果历史 阐释的循环 
广告传播中的“势能”现象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广告》2007年第9期140-142,共3页李漪 
在提倡互动传播的时代,广告传播中信息的单向流动仍然存在,其所造成的"势能"落差对整个传播过程乃至社会系统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以具体事件为例探讨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及其变化趋势。
关键词:广告传播 势能 博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